疯狂世界的文明倒退|独思录 x 郑永年

编者按

世界越来越不安全,俄乌战争、以哈冲突等“暴力”频出,如何结束“暴力”?文明是否在倒退?人类是否越来越野蛮?

有人说,解决暴力的方式只能是更大的暴力。于是,人类技术越是进步,越是制造和应用杀伤性武器。通过分析各利益攸关方对俄乌战争、哈以战争的反应,本文认为,随着使用核武器来解决战争问题的喧哗声越来越高,世界也随之越来越“疯狂”。

文明出现倒退的原因是什么?最重要的原因莫过于人类对野蛮和文明已经失去了“共同的认同”。作者认为,西方式的现代化并非唯一的现代化,现代化应该是多元的。作为“多元”现代化的“一元”,中国式现代化对国际秩序的贡献,取决于中国文明能否包容和吸收包括西方文明在内的其他文明要素。

 01   “技术进步”能

衡量“文明程度”吗?

当代世界,如果以技术进步来衡量文明程度,那么人们很容易得出“文明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步”的结论。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整个文明的底盘都在被重塑。但同时,无论从人类个体行为还是国家集体行为而言,文明则在大踏步地倒退。

实际上,人们不难找到“技术进步”和“文明倒退”之间的关联。在越来越多的领域,技术进步有多快,那么文明倒退就有多快。只不过是人们对技术进步的高度关切使得他们大大忽视了文明的倒退。这种趋势的延续无疑促使人类社会的再次“野蛮化”。

技术和文明之间的关联最显著地表现在核武器上。核能的发明无疑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但核武器的使用无疑是文明倒退的标志。自核发明以来,核能帮助人类解决了诸多问题。同时,也只有一个国家使用过核武器,那就是二战期间美国对日本使用了核武器。尽管美国的说法是为了尽快结束战争、减少美国士兵的伤亡;尽管美国是针对日本法西斯使用核武器,但是,不管当时还是现在,人们很难说美国使用核武器是文明的进步;相反,大多数人都会觉得这是文明的倒退。

 02   核扩散让人类

再次“野蛮化”

今天,围绕着核武器的使用,人类再次“野蛮化”。最显著的表现便是一些国家和政治人物就如何应对正在进行的两场战争而使用核武器的态度。

首先是俄乌战争。这场战争已经持续两年有余,大大超越出当时普京所说的“特别军事行动”的范畴。俄乌战争是暴力,又该如何结束暴力?经验地看,尽管人们总是想通过政治、外交或者经济等手段来解决暴力,但当这些手段都显得那么无用之后,暴力只能诉诸更大的暴力来解决。无论从哪一个角度看,俄乌战争已经呈现出更大规模和更多暴力的趋势。

2024年2月,法国和德国分别与乌克兰签署了安全协议。2月16日,法国总统马克龙与到访的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巴黎签署《法乌安全合作协议》。法国与乌克兰签署安全协议,承诺提供高达30亿欧元的额外军事援助。这是继2022年的17亿欧元和2023年的21亿欧元之后,法国最新一轮的援乌预算。同一天,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柏林与德国总理朔尔茨也签署了一份双边安全协议。

500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与法国总统马克龙在格拉纳达欧洲政治共同体峰会期间的合影留念(图源:路透社)

早在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之后,法德两国就在对俄调停方面扮演重要作用,促成了《明斯克协议》与《新明斯克协议》。作为欧洲安全架构的两大核心成员国,法德两国再次展现出团结的力量。考虑到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最近关于鼓励那些被俄罗斯攻击军事预算不足的北约成员国的言论,此次两份安全协议的签署,也表明欧洲战略自主再次来到迫在眉睫的十字关口。

法国和德国的行为非常容易理解。对欧洲来说,如果俄罗斯赢得乌克兰战场的胜利,那么更多的俄罗斯周边小国会落入其“怀抱”,俄罗斯又会回到往日苏联式的帝国。这无疑是对欧洲安全的最大威胁。因此,尽管美国在乌克兰问题上显得软弱无力,欧洲也必须把乌克兰视为是自己的问题。

2月27日,马克龙表示,不能排除向乌克兰派遣西方军队的可能性。2月29日,马克龙再次表示,他拒绝排除向乌克兰派遣西方军队的可能性。根据美国时政网站Politico的报道,马克龙在巴黎附近参观2024年奥运村的间隙告诉记者,“这些都是足够严重的问题;我在这个问题上说的每一句话都经过了权衡、深思熟虑和衡量”。但他拒绝回答有关这一话题的任何进一步问题。

对此,美国和欧洲盟国也作出了表态,表示没有向乌克兰派遣地面部队的计划。俄罗斯对此的反应也不难理解。克里姆林宫对此警告称,任何此类举动都将不可避免地导致俄罗斯和北约之间的冲突,甚至是核武器的冲突。路透社2月29日报道,普京告诉西方国家,如果他们派遣军队在乌克兰作战,就有可能引发核战争,并警告称,莫斯科拥有打击西方目标的武器。普京此前曾谈到北约和俄罗斯有可能面临直接对抗的危险,而他在2月29日发出的核警告是他最明确的警告之一。

根据《金融时报》披露的文件及其2月28日的报道,遭泄露的俄罗斯军方文件表明,在早期,俄军就以可能会与某个世界大国发生冲突而进行了战术核武器的演练。这些文件模拟的场景包括中国入侵(俄罗斯)的训练场景。据审阅和核实这些文件的专家称,英国《金融时报》看到的这些机密文件描述了使用战术核武器的门槛,且低于俄罗斯公开承认的门槛。实际上,俄罗斯会不会使用核武器夺取乌克兰战场的优势或者结束乌克兰战争一直是人们关切的焦点。迄今,美国和欧洲做到了在给予乌克兰大力援助的同时,使俄罗斯找不到使用核武器的理由。但这并不是说,美国和欧洲总是具有这种平衡能力,或者俄罗斯总是具有能够克制自己不使用核武器的能力。

500

加沙城一处建筑在以色列空袭中倒塌,现场升腾起浓烟(图源:新华社)

第二场是以色列和哈马斯的冲突。无疑,尽管美国和以色列并不总是在所有问题上都具有一致性,但美国是以色列最强大的支持者。也就是说,美国在以色列身上花费了大量成本。就此,美国共和党籍众议员提姆·沃伯格(Tim Walberg)3月25日在一场活动上谈到向加沙地区提供人道援助议题时,引用了二战期间美国对日本投下原子弹的历史,竟说出“像对长崎、广岛一样,快点结束它”。 根据《纽约时报》的报道,沃伯格在提到长崎、广岛后又说,“乌克兰也应该如此,快点打败普京。我们为乌克兰提供的资金不应该将80%花费在人道主义用途之上,而是应该80%甚至100%都花费在消灭俄罗斯军队,如果这是我们想做的”。

尽管沃伯格事后宣称遭到了媒体断章取义,但是这足以表明,使用核武器来解决其他方式所不能解决的问题,这一想法在一些政治人物中确实是存在的。

无论是普京还是沃伯格,皆为公众人物,人们对他们的言论可以保持密切的关注。但对各种商业和社会组织的人物,公众就束手无策了。在苏联解体之后,对核武器是否会流传到民间、被极端组织所用,一直是美国好莱坞大片的一个主题。这当然不是随意的想象,而是具有真实性。在今天的人工智能时代,对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社会组织来说,核技术不是什么神秘和困难的事情了。如同其他技术,核技术也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扩散。

只要这种技术存在着,那么当人们用其他方式解决不了冲突的时候,使用核技术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也就是说,人类文明随时都可以倒退。

 03    现代化≠西方化

问题在于,什么在技术文明前所未有进步的同时会出现人类文明行为的前所未有的倒退呢?

最重要的莫过于人类对野蛮和文明已经失去了共识,没有了共同的认同。而最主要表现是,在各国和社会的各阶层都对现代化价值失去了共同的认同。近代以来,“从野蛮到文明”构成了现代化的主题。现代化首先发生在西方,然后扩展到世界的各个角落。现代化,首先表现为自西方文艺复兴而产生的一套全新价值体系,科学理性是其核心价值。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从英国工业革命到巨量财富的被创造,从西方崛起到主宰世界,这一切都似乎显示了现代化的无穷力量。现代化使得西方改变了自身,也改变了整个世界。

无论是西方还是非西方,大家都认同西方式的现代化。不仅西方相信现代化就是西方化,非西方世界国家的人们也相信现代化就是西方化。即使现代化过程中产生了无穷的冲突,无论是一国内部不同社会群体之间,还是国家之间;但人们对现代化的价值深信不疑,认为这些是所有人类都应当追求的价值。

即使在美苏冷战期间,尽管东西方对峙,但东西方都认同现代化的价值。苏联集团并不否认西方集团所取得的物质(经济和技术面的)成就。不同之处在于哪一种制度能够更为有效地追求现代化的价值,更为有效地实现现代化。而在苏联集团解体之后,即使在制度层面,人们也开始认同西方的制度安排。

500

1991 年 8 月,莫斯科,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最高苏维埃主席叶利钦站在坦克上,反抗苏联共产党(CPSU)强硬派成员发动的八月政变(图源:Getty Images)

不管如何,自近代以来,几乎所有“好”的事物似乎都和西方式的现代化相关联。人们相信,西方是先进的,其他国家是落后的,落后的必然要被先进的所淘汰。近代以来,西方所确立的国际体系不仅仅是因为西方所拥有的硬力量,也不仅仅是因为所拥有的软力量,更是因为非西方国家对西方的硬力量和软力量的认同。这也就使得整个世界(西方)文明化了。

但今天,所有这些西方所确立起来的“现代化”变得那么虚无缥缈,具有那么大的不确定性。尽管西方总是认为,这种局面应当归结于中国等新兴大国的崛起,归咎于俄罗斯的帝国梦或者其他非西方因素,但实际上,这是西方文明的失败。

 04  西方文明为何失败?

首先,这就是我们之前所讨论过的“二元对立”零和博弈为核心的西方文明的必然结果。“二元对立”必然表现为排他性的国际关系,国家间的关系最终必然是一种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

苏联在戈尔巴乔夫期间想成为西方的一部分,叶利钦的俄罗斯想成为西方的一部分,即使是早期执政的普京也想成为西方的一部分。但这仅仅是幻想,西方并不想俄罗斯成为“西方”。中国的命运也差不多。当中国加入以西方为主导的世界体系实现了迅速崛起之后,今天的美国正在以马基雅维利主义方式,不择手段地排斥中国。实际上,今天美国和几乎所有国家的关系表现为赤裸裸的地缘政治关系。谁挑战美国,谁就会被打压,直到挑战国的挑战能力消失。日本、德国和法国都是这样的案例。只不过,作为联盟,这些国家只能说“是”,而不能说“不”罢了。一句话,当地缘政治回归,西方文明便失去了往日的“软力量”。

其次,西方式现代化在非西方国家的失败。二战以来,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从西方的殖民地独立出来,但一直遵循西方式现代化道路。尽管如此,这些国家的现代化鲜有成功的案例,失败的案例比比皆是。尽管一些采取西方式现代化的经济体获得了成功,但他们往往失去了国家一些方面的独立性,尤其是在外交和军事领域,变成了西方的依附。正是因为这些经济体是通过依附西方而成功,西方在这些经济体中培养扶植了西方力量,在内部通过这些力量遏制和反对反西方的力量,在外部通过为这些经济体制造“敌人”而来论证依附西方的合理性。

一旦非西方世界有了自我意识的觉醒,那么往日基于这些国家对西方式现代化认同之上的西方文明认同就出现了问题。自我意识的崛起的核心表现就是地方(本国)认同的崛起。而过去数十年的全球化为地方认同的崛起提供了坚实的条件。在全球化背景下,文明文化差异、各国间的不公平、发展与独立、文明与野蛮、征服与被征服等所有往日被现代化认同所掩盖的问题统统表露出来。今天,地方认同表现在各个层面和维度,包括文明、文化、宗教、民族和种族等等。地方认同的崛起使得人们对西方文明的认同越来越稀薄;并且在越来越多的地方,地方认同甚至表现为对反西方的认同。这种趋势无疑增加着各个层面的冲突。

而当代西方现代化的不尽人意更是促成人们对西方文明的怀疑。“西方”和“现代化”曾经是两个可以交换的概念,但在当代则不然。尽管在经济科技层面,西方依然是现代化的标杆,但在社会和制度层面,西方很难被视为是成功的。巨大的收入差异、高度分化的社会、无休止的党争和盛行不衰的民粹主义,所有这些西方特征使得非西方国家望而生畏。

近代以来,无论是西方的现代化本身还是西方对现代化的“包装”(软力量)都是相当成功的。这也被视为是世界“文明化”(西方化)的巨大的动力,即西方为世界制定规则,而非西方国家接受和服从这些规则。

但今天所有这些似乎都解体了。个体,无论是组织还是国家,都越来越不视现存规则为规则。这也是“文明倒退”的根源。

如果说,近代以来表现为一整套规则的国际秩序是建立在人们(无论是西方还是非西方)对西方式现代化的认同之上的,那么未来的国际新秩序的基础又是什么呢?现代化已经表现为多元性,因为西方式现代化不再被视为是唯一的标杆,各国都在追求符合自己文明、文化和国情的现代化。问题在于,多元化的现代化如何主导全球统一的规则呢?这是今天世界人们直面的、也是必须深度思考的核心问题。

500

中国的新兴大都市之一:深圳的城市景象(图源:Getty Images)

尽管前途并不明朗,但作为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式现代化”至关重要。尽管“中国式现代化”是多元中的一元,但这个概念强调“中国式现代化”和其他国家的现代化具有共同的地方。很显然,“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相协调、和平发展,所有这些中国式现代化所追求的价值也是人类共同的价值。也就是说,中国不仅不排斥其他现代化的价值,而且是包容式的。从为世界制定规则的角度看,中国式现代化对国际秩序的贡献取决于中国文明能否包容和吸收包括西方文明在内的其他文明要素。如果各国都可以从“中国式现代化”中看到自己文明文化的要素,那么“中国式现代化”便具有了国际意义,从而对新兴国际秩序产生深刻的影响。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