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句话不说”到“动手杀人”? 舍友投毒动机的一条暗线|文化纵横

李文辉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导读】近日,湘潭大学一名研究生疑遭室友投毒身亡,引发公众关注,“朱令案”、“复旦投毒案”继而被重新讨论。大学宿舍的人际关系冲突引起的命案为何屡屡发生?这样的极端事件虽然是个例,却也表明校园宿舍这样一个狭小空间的特殊性,它随机聚集起五湖四海、性格条件各异的青少年,难免会出现各种摩擦。如何看待这些关系矛盾的成因,并避免悲剧的发生?

本文将大学生宿舍人际冲突的概念界定为“发生在大学宿舍内的一种矛盾, 表现在室友间情感、言语、行为上的敌视、漠视、紧张甚至打斗的现象”,通过访谈研究,试图描述大学生是如何看待宿舍人际关系的, 动态展示冲突发生发展的过程, 分析影响冲突产生的因素。研究发现冲突的影响因素有两个,一是个体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成绩相似的学生具有的共同话题更多, 更容易成为朋友, 形成群体;二是个体性格等方面的差异,年龄、父母职业、家庭经济条件等因素会影响个体的性格, 而性格会影响到群体分类。

最后,作者分析了当代大学宿舍人际关系日益恶化的四大成因:一是以自我为中心,长期的教育形成了学生的个体主义文化以及个体竞争的就业形势,使当代大学生“原子化”“沙粒化”的倾向越来越严重;二是滞留互联网世界,手机的肆意使用不仅改变当代大学生与他人互动的方式, 还改变了个体面对现实问题的意义感和价值感;三是个体不断寻求认同,个人维护或离弃所属群体,都会成为人际关系冲突的原因;四是社会塑造不同的个体,思维 (成绩) 因素、年龄因素、家庭因素等原因造成群体分类, 复杂的社会因素成为隐藏在冲突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本文原载《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年第3期,原题为《最熟悉的陌生人:大学宿舍人际冲突个案研究》。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供读者参考辨析。

  最熟悉的陌生人:

大学生宿舍人际冲突个案研究

研究缘起

大学生“沙粒化”“原子化” 的倾向, 一直是高校关注的话题。近年来, 互联网对大学生的现实生活造成巨大影响, 智能手机的肆意使用、虚拟游戏世界的滞留, 导致大学生与同伴的面对面互动显得越来越“无聊”。而另一方面, 利己主义的思想影响一刻也没有停息。在大学生宿舍, “背靠背打游戏”“躺床上看视频”成为大学生宿舍生活的常态。

笔者曾有过两年兼职思想政治辅导员的工作经历, 曾经处理过多起学生宿舍人际冲突的事件, 例如, 偷盗室友财物事件引发室友关系紧张、室友争夺男友引发人际冲突等。然而, 大学生宿舍人际冲突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为何在宿舍这一空间容易产生人际关系冲突呢?有没有隐藏在背后的“秘密”和“规律”呢?本文将研究问题确定为两个具有内在逻辑的子问题:一是大学生如何看待宿舍人际关系;二是影响大学生宿舍人际冲突产生的因素是什么。

500

文献综述

关于大学生宿舍人际冲突的研究不多, 集中于心理学领域, 教育学领域较少, 经验总结较多, 实证研究较少。以“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和“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为主题检索到核心期刊论文17篇, 其中, CSSCI有4篇, 硕士论文有10篇 (关注女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硕士论文有3篇) , 没有博士论文。研究主要涉及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情况描述、大学生宿舍人际冲突 (紧张) 的原因研究、大学生宿舍人际冲突发展阶段研究等。

(一) 大学生宿舍人际冲突的概念

曹加平认为, 大学生宿舍人际冲突是发生在大学生宿舍内部成员之间的一种矛盾, 具体表现在宿舍成员学习、生活、情感等事件上, 由于彼此的需求、利益、目标或意见不一致或暂时无法协调而导致彼此在情感、言语和行为上的敌视、冷漠、紧张、不和谐甚至争斗的关系。本研究将大学生宿舍人际冲突的概念界定为“发生在大学宿舍内的一种矛盾, 表现在室友间情感、言语、行为上的敌视、漠视、紧张甚至打斗的现象”。

(二) 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存在问题及发展阶段

雷屿认为, 当前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小团体现象、生活琐事问题、不良竞争问题、认知偏差问题、价值观差异问题、情感冷漠问题、贫困生交往问题以及缺乏宿舍人际关系指导等。何饶依通过调查发现, “90后”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存在小团体、不良人际竞争、冷战、漠视交往等问题。调查还发现, 贫困生的宿舍人际关系堪忧, 部分贫困生在宿舍人际交往中感到不适, 进而进行自我封闭, 人际交往陷入困境。张艳梅认为, 女大学生宿舍人际冲突经历六个阶段:亲密期、矛盾期、冲突、冷战期、疏远期、分离期。张业清和杨秋霞把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形成经历分为四个阶段:萌芽并逐渐形成阶段、高度发展融合阶段、急速下滑阶段、平稳发展阶段。

(三) 影响大学生宿舍人际冲突的因素

影响大学生宿舍人际冲突 (紧张) 的因素主要包括个体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方面。个体因素主要是个体的性格和行为方面。梁晓明认为, 影响大学生宿舍和谐人际关系的主要因素如下:自卑胆怯, 性格孤僻;自以为是, 囿于偏见;猜疑妒忌, 打击报复;功利主义, 损人利己;沉迷网络, 忽略现实存在;缺乏沟通, 不善调节。董军强通过调查发现, 在寝室矛盾的归因上, 部分学生缺乏自我反省、换位思考的意识, 与此同时, 不良的行为会影响到寝室人际关系。张艳梅研究发现, 女大学生宿舍人际冲突的原因有身份文化的不同、家庭经济背景、性格因素、文化冲突、刻板印象、生活习惯、认知偏差、理想化、情绪化、沟通不足等。

外部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宿舍管理人员、社会等方面。何饶依认为, 认知偏差、情感障碍、行为能力欠缺是“90后”大学生宿舍人际冲突的主要内因;优越的家庭经济条件和“4-2-1”家庭结构制约“90后”大学生和谐人际交往能力的形成。牛晓玉认为,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同时辅导员、宿舍管理员与宿舍长在宿舍管理中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尤其是宿舍长应当承担起协调寝室成员关系的责任。李会认为, 高校教学内容、宿舍文化与管理制度建设滞后影响了对女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问题的疏导;家庭不当的教养方式和片面的成才观制约女大学生良好人际交往能力的形成;市场经济、多元思潮的负面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女大学生正确人际交往观的确立。

研究方法

本研究是一项质性研究, 使用访谈、实物收集的研究方法, 采用个案研究的策略, 试图描述大学生是如何看待宿舍人际关系的, 动态展示冲突发生发展的过程, 分析影响冲突产生的因素。

(一) 研究对象的选择

G大学是一所地方本科院校, 在校生有2万多人。选择G大学D学院的主要原因是研究者在这里的学生群体中积累了比较好“威信”, 学生比较信任研究对象, 愿意交流, 这样的基础有利于研究工作的开展。接下来确定具体的研究对象。首先, 设计了开放式问卷, 涉及“你如何看待宿舍人际关系?”“你们宿舍产生过人际冲突吗?”“是否愿意参加访谈?”等问题。在29个班级一共投放1300份问卷。同时, 向熟悉学生宿舍情况的辅导员教师寻求帮助, 希望能够方便地找到“极端个案”。最终, 根据问卷答卷情况并结合辅导员的意见, 确定了研究对象为一年级某女生宿舍的XJ和LF。她们具备“正在经历宿舍人际冲突”“宿舍人际冲突情况很严重”“愿意参加访谈”“善于语言表达”等特点。

(二) 资料收集的方法

1. 访谈法

对LF进行1次访谈, 约60分钟。对XJ进行2次访谈, 约140分钟。对两个人的辅导员进行1次访谈, 约40分钟 (见表1) 。

500

在访谈前, 与研究对象提前进行了沟通, 避免影响其正常的学习生活。地点确定在教师工作室和教室, 营造了平等、轻松的访谈氛围。LF和XJ在访谈中均没有表现出不安或者排斥的情绪, 愿意说出自己想法的强烈意愿, 与研究者的语言沟通也很自然。把研究者作为可以信赖的倾听者, 整个访谈过程在比较轻松的气氛中进行。

访谈以半结构性访谈为主, 主要收集了研究对象关于宿舍人际关系的看法及冲突事件的起因、发生、发展等信息, 涉及“你们宿舍室友关系相处的怎么样?”“描述一下你们宿舍最严重的一次冲突”“冲突的原因是什么?”等问题。在访谈前, 研究者重申了保护隐私原则, 访谈对象同意在保护个人隐私的前提下录音。在整个访谈过程中, 访谈对象没有表现出由于录音导致的不适情况。

2. 实物收集法

研究者对研究对象所在宿舍的6名成员相关资料进行收集, 包括入校以来的成绩、个人登记的信息、QQ信息等。成绩既是学生在校情况最直接的表现, 也体现了学生的学习习惯、思考能力等。个人登记的信息反映的是研究对象的先赋角色, 例如, 年龄、家庭阶层、父母情况等。QQ信息包括个性签名、空间日志等, 是研究对象日常生活的缩影, 能够展现其性格、喜好等个人情况。实物资料就像冷冰冰的物品, 不像访谈法得到的资料那么鲜活, 但是实物资料却比访谈要客观得多。有些数据与访谈法收集到的资料形成相互呼应关系, 是访谈的有效补充。

(三) 资料分析

访谈结束后, 及时进行誊录, 形成4万余字的访谈资料。对访谈资料进行情景分析, 即按照故事发生的时间顺序, 对人物和事件进行分析。在自然的情景中, 形成一个完整、真实的故事。同时依据资料中出现的高频词汇, 形成“本土概念”的分析, 挖掘“本土概念”背后的特殊含义。对实物资料进行类属分析, 依据成绩、信息等自然形成的类别, 将信息进行归类、对比, 并对类属之间存在的关系进行识别。

她们的“冲突故事”

研究对象所在的宿舍是一个普通的6人间, 配备标准上下铺, 上铺休息, 下铺学习。6人同属于一个班级, 是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 她们的基本信息见表2。

500

研究对象均为大一学生, 我们考察了她们入校以来直至冲突发生的情况, 将过程分为六个阶段, 具体如表3。

(一) 入校第一天晚上:“一句话都没有说”

6个来自不同地域的陌生人, 在同一个宿舍居住的第一个晚上并没有任何交流, 包括研究对象LF和XJ, 虽然她们在入校报到排队时一起度过15分钟左右。当然也包括ZMM和XJ, 虽然她们来自同一个城区, 是真正的老乡。6个人都选择了玩手机来消遣自己的时间。LF和XJ在描述入校第一天晚上的情境时, 都采用了很惊奇的表情, 似乎在说明她们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

500

“可能刚见面嘛, 没有共同话题然后都没有说。第一天晚上我没说话, 一句话都没说, 你不知道都快把我憋死了。我平时话可多, 猛地一句话都不说。从七点多在寝室吧, 到十二点都没说过一句话, 就一直在玩手机。” (LF-2017-3-25)

“第一天晚上都没有说话, 都不说话, 一句话都没有说, 然后憋了一天吧。” (XJ-2017-4-1)

就这样平静地度过入校的第一天。网络时代的沟通方式是否已经对当代大学生的行为产生了影响?

“现在的学生只要有空闲时间就看手机, 也不知道他们看什么, 就是不跟同学交流。” (FDY-2017-4-1)

大学生似乎已经不太喜欢与同学面对面地交流, 或者说以自我为中心的生活方式已经形成, 她们的独立性更强了。辅导员的说法也验证了LF和XJ的说法, 她们入校第一个晚上是在手机的陪伴下度过的。

(二) 初期的小群体:“老朋友和新朋友”

平静总是要被打破的。入校第一周是新生教育, 学生的业余时间比较充沛。LF选择和外班的一位老朋友一起出去玩, 并未与宿舍剩余5人有所交流。而XJ则选择了同一宿舍又是老乡的ZMM一起出入。

“特别安静那天晚上, 然后我就和我朋友一起, 一般都不和她们一块。” (LF-2017-3-25)

“有的时候就跟寝室的ZMM在一起。” (XJ-2017-4-1)

选择老朋友和老乡作为外出的伙伴, 显然是一种基于地缘因素的互动。共同的文化背景、生活习惯能够唤起很多认同感, 但这种地缘因素的认同感能够维持很长时间吗?

进入军训后, 由于同样的作息时间和训练任务, 使同一宿舍的6个人形成一个统一的群体, 一起吃饭、一起学习、一起外出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初识的新鲜感隐藏了她们内心深处的差异, 形成短暂的群体认同。

“我:后来就开始军训了, 你们宿舍的6个人是一起去教室、一起吃饭, 是吗?

XJ:是, 是一块的

我:经常一块?

XJ&LF:嗯!每天都在一起。我们是一个方队的, 一切训练时间都是一样的。” (LF-2017-4-1、XJ-2017-4-1)

(三) 写生中的不愉快:“莫名其妙地冲突”

军训后就是十一假期, 假期过后, 就进入学习阶段。G大学安排设计类专业在第一个学期就有一周的外出写生活动, 由于写生的山区进入11月天气就转冷了, 因此开始上课没多久, 她们就会到山区写生了。在写生过程发生一件奇怪的事情, XJ在描述这件事的时候, 语气充满了疑惑和激动。

“XJ:在写生期间我们有次出去玩嘛, 正走着走着丢了一个人, 然后给她打电话也不接, 发短信也不回。

我:丢的那个人是谁?

XJ:MMD!然后就那次事件以后就成这了, 我也不知道发生了啥事, 问她, 她也不说。

我:你是说写生的时候还有故事?

XJ:写生山上不是有那种两个人骑的车嘛, 就是那种观光的自行车。我跟LF租了一辆。ZMM和LXX租了一辆, ZYZ和MMD租了一辆, 就顺着那条山路往上去嘛。就到一个拐弯处, 有一个反光镜啥的, 就停在那里拍照片, 然后都下车了。然后我们俩先走的, 后来ZMM和LXX跟上了, 在那等很长一段时间, 只见ZYZ一个人骑车过来了。说MMD她自己走路过来, 然后又等了很长时间就下去找她, 就找不到, 然后就给她打电话, 打电话也不接。

我:然后呢?

XJ:然后又顺着那条路返回来了, 也没玩成。然后就走到山下, 看到她自己一个人在那荡秋千, 然后喊她一块去, 她都不去。

我:那当时ZYZ的表现呢?

XJ:ZYZ她自己也感觉可莫名其妙吧!就问她 (指ZYZ) , 她也不说。

我:那以后呢?

XJ:从此以后她俩关系就慢慢变淡了, 慢慢就不一块了。” (XJ-2017-4-1)

约定好的游玩本来应该是很轻松快乐, 却因为一件“谁都不愿意说”的事情, 导致MMD与ZYZ发生冲突, 两个人就此产生隔阂, 改变了她们之间的友谊。从此, MMD对ZYZ的态度从此就变得冷淡和逃避起来。

(四) 小插曲:“有人加入、有人离开”

写生回来以后, ZYZ和MMD不可能一直过独来独往的生活, 她们在寻求改变的可能。而LF这时敏感地察觉到这其中的变化。

“因为当初的时候不是222分的嘛, 然后, 我俩 (指和XJ) 一块, 算是那个性格差不多、都挺合得来的嘛, 然后那个在经过一段时间磨合期, 然后现在就彻底地合了嘛。然后, 那个ZYZ就和我们一块, 然后感觉可那个啥, 因为三个人一块你感觉, 永远有一个人是多出来的, 然后ZYZ就老找XJ, 有啥都问XJ, 有啥都问XJ的那种, 然后我感觉可那个啥, 我就感觉……XJ被抢走了那种。然后一般我仨一块时候, 要不走她俩后边, 要不走她俩前边。反正一般很少和她俩说话那种, 然后就, 好比说她给我说的啥, 然后我就给她说, 然后一般就没了。再后来, MMD就开始跟我们一块, 那个ZYZ估计是感觉她要跟我们一块, 然后她就一个人。然后嗯, 差不多就这样了, 后来就那个啥, 开门事件。然后彻底爆发了。” (LF-2017-4-1)

ZYZ试图加入LF和XJ的小群体, 但LF感觉ZYZ要抢走XJ, 使原本牢固的“二人友谊”变得不再稳固。表面的三人小群体维持了一段后, MMD也想和XJ和LF成为朋友, 这样使原本不太稳定的三人小群体 (XJ、LF、ZYZ) 更加不稳定, ZYZ离开了小群体。ZYZ在XJ处寻求群体认同的过程, 以MMD的加入而终结。

(五) 偶发的开门事件:“不可避免的冲突”

或许是由于日常的琐事积累到一定程度, 或许是ZYZ感受到自己的孤立无援。在这件偶然发生的事件中, ZYZ将怨气发泄到LF身上, 她认为正是LF从中挑拨, 使得自己不能与XJ成为朋友, 冲突就这样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我俩 (指和ZYZ) 发生矛盾的前一天晚上, 我在想, 她估计又该找咱的事了, 我猜第一个不是我, 第一个是MMD, 第二个是我, 第三个是XJ, 谁知道她先找的是我。因为平时也没发生多么大的矛盾, 就平时那琐碎的小事慢慢累积的。” (LF-2017-4-1)

“就是我们三个 (ZYZ、LF、XJ) 一起回宿舍嘛, 然后她 (ZYZ) 在我们前面走着, 她进去之后就是把门关上了嘛。我就拿钥匙开门, LF走在前面嘛, 当了一场炮灰, 之后她堵着门不让LF进, 然后LF想进去啊。她用胳膊把那个门给拦着了嘛, 然后LF就让她的手放下来, 然后她就开始推LF, 还在那可大声地喊。然后我就去站在她们俩中间嘛, 我就跟她说你别打LF嘛, 然后她就推了我一下。然后就说我怎么你们了, 说了一大堆, 然后过了一会儿, 就各自回各自床了, 然后ZYZ就开始哭了!” (XJ-2017-4-1)

“我:你就认为开门事件就是针对你 (LF) 的?

LF:差不多就是针对我的, 因为她 (ZYZ) 没说其他人没问其他人, 就有些人去拉架吗, 她估计想推我没推成, 失手推着她 (XJ) 了, 然后就……大爆发, 真的大爆发!

我:具体怎么爆发的?

LF:她 (ZYZ) 站在那里, 声音很大地说我怎么你们了, 这样欺负我什么的, 然后说了很长时间, 然后就趴在床上开始哭了……” (LF-2017-4-1)

(六) 开门事件后:“彻底决裂”

LF和ZYZ的冲突发生以后, 宿舍成员逐渐分裂为两个小群体, LF、XJ、MMD一个群体, ZYZ、LXX、ZMM一个群体。LF、XJ和ZYZ平时是不说话的, 她们觉得这样的宿舍生活也不错。

“然后裂就裂了吧。真的, 反正从开学到最终决裂期间, 没和她说过多少话。住一块, 反正不说话, 挺好的。” (LF-2017-4-1)

“就是各忙各的啊, 各玩各的, 然后, 说话就是, 一般我说话就是MMD和LF她俩, 她俩接嘛, 然后就是我仨说话, 她们三个说话。只要不说话, 不接触……就行!” (XJ-2017-4-1)

生活习惯的矛盾在此阶段最为突出。6位成员中唯一的独生女ZYZ, 被LF和XJ指责没有教养, 例如, 打电话声音过大等问题。这种声音的过大, 被指责为是一种故意行为, 因为ZYZ平时说话或周围没有人时打电话并没有那么大声。

“LF:她打电话, 晚上嘛, 晚上一般要睡得晚一点的话, 都会打电话或者跟朋友语音聊天。然后那个ZYZ就是跟她朋友视频嘛, 声音特别大, 基本上如果我给你发语音的话, 你能听到我的声音, 然后后边再大一个人的声音, 就这样。然后跟她说小声一点, 但是她还那样子。

我:是你跟她说, 还是XJ跟她说?

LF:都跟她说过让她小声一点, 然后她还那样。

我:包括现在还是?

LF:现在, 现在变得……如果我打电话, 我就是正常音量。她也在的话, 也打电话, 她就会把声音再提高一倍, 甚至两倍, 然后就这样, 盖过我的声音。本来她自己打电话时候声音就挺高, 如果是发现宿舍有人在打电话, 她也要打电话时候, 她声音要提高, 再提高。” (LF-2017-4-1)

面对ZYZ的种种“劣迹”, XJ和LF采取妥协的方式, 但却加重了对ZYZ的偏见。

“就你大声就大声吧, 你随意, 你开心就好, 就这样。就已经只能这样了, 因为实在没办法了。” (XJ-2017-4-1)

“第一印象看她挺可爱、挺漂亮的, 现在看她可丑。” (LF-2017-4-1)

至此, 宿舍冲突的双方成为“冷战”状态, 彼此之间没有交往的意愿和行为, 成为“最熟悉的陌生人”。

实物分析

实物资料收集以后, 对材料进行分类和归档, 并做分析。

(一) 成绩分析:“差异造成群体分类”

首先, 对研究对象的入校以来的成绩进行排名, 计算平均分时采用:“ (成绩*学分+成绩*学分……) /总学分”的方式计算。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冲突双方的LF和ZYZ的成绩相差较大, 分别处于第一名和第四名, 两个人平均分相差3.7分。宿舍最终形成的两个小群体成员的成绩差异也非常明显。成绩排1-3名的为LF、XJ、MMD, 成绩排4-6名的为ZYZ、LXX、ZMM, 她们刚好归属不同小群体, 并且两个小群体平均分差距为3分左右 (见表4) 

学习成绩既是个体的基础知识、学习习惯、思考能力、逻辑水平等方面的外在体现, 也会影响到个体对于学习的态度。成绩的差异是否在无形之中影响到研究对象的群体分类呢?我们认为, 成绩相似的学生具有的共同话题更多, 更容易成为朋友, 形成群体。而个体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是产生冲突的影响因素之一。

(二) 个人信息分析:“我们不是一类人”

通过查阅个人登记的家庭信息, 对研究对象的人类学特征进行分析, 主要从年龄、是否独生子女、父母职业、生源地等方面。通过分析发现:在宿舍6位学生中, 处于一个小群体的XJ、LF、MMD年龄最为接近, 分别为1997年的3月、4月、5月。XJ、LF、MMD群体的父母中只有两位务农, ZYZ、LXX、ZMM群体的父母中则有四位务农。处于冲突一方的ZYZ是6个人中唯一的独生子女, 而另一方的LF的父亲是6个人父母中唯一的政府工作人员 (见表5) 。

而冲突发生后的QQ动态签名更显现了她们的差异。ZYZ的个性签名似乎表现出极端的心情:“我想疯。”而与ZYZ冲突最尖锐的LF个性签名似乎显得很坚定和冷漠:“眼泪还是留给天抚慰。”更为独特的是XJ的发泄式的似乎有所指的个性签名:“××智障。”

年龄、父母职业、家庭经济条件等因素会影响个体的性格, 而性格会影响到群体分类。因此, 个体性格等方面的差异是产生冲突的影响因素之一。

结论与讨论

(一) 被忽略的宿舍人际关系:以自我为中心

在问及如何看待宿舍人际关系时, 两位研究对象使用最多的词汇就是“没感觉”, 而问及冲突发生后的宿舍生活如何继续时, “各过各的”则表现了她们的心态。“感觉”是一种不需要解释的、自我的行为模式, 对他人的喜欢或厌恶不需要理由, 只需要顺从自己的感觉。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行为也不需要理性的思维, 只需要感觉即可。“没感觉”和“各过各的”就是“自我为中心”的个体行为逻辑的具体体现, 正是当代大学生处理宿舍乃至所有人际关系的真实写照。

当代大学生不仅对宿舍人际关系“没感觉”, 在谈及对时事新闻和专业学习时, 两位研究对象也表现出漠视的心态, 但谈及美妆、购物等话题则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概言之, 当代大学生并不关心与他人相关的社会问题, 认为这些与自己的利益不相关。长期以来, 我国的教育形成了学生的个体主义文化。考试和考核都是针对个体, 并不注重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大学生就业形势加剧无形之中助推了本来就严重的个体竞争意识, 合作显得多余和不合时宜, 人际关系被边缘化就是“理所应当”的。

当代大学生“原子化”“沙粒化”的倾向越来越严重, 这不仅是大学生群体的问题, 社会上也存在这样的现象。面对老人摔倒时“不关我的事”的心态都是自私、冷漠社会心态的真实写照。隐藏在被忽略的宿舍人际关系背后的是当代大学生的竞争意识加剧、自我为中心、对人际关系的漠视等思想观念。

(二) 无关紧要的面对面互动:滞留互联网世界

辅导员教师在访谈中多次提到大学生过度使用手机问题。作为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 当代大学生对于手机的依赖显然已是常态化, 手机已成为唯一的生活方式。两位研究对象在描述在校学习生活时, “玩王者”“视频聊天”“手机扫码支付”等互联网相关行为充斥着现实生活。确实, 大学生已经在教室里沦为“低头族”, 在宿舍里成为“游戏党”“视频族”, 他们恨不得利用所有的碎片时间去看手机和电脑。对于他们来讲, 人际关系就是微信里关注“朋友圈”就是“王者荣耀”里“组团PK” 。

手机的肆意使用导致互联网世界的滞留, 不仅改变当代大学生与他人互动的方式, 还建构了个体的意义感和价值感。两位研究对象描述她们在无聊时经常采用玩手机的方式来应对, 无聊的时间经常出现, 包括在上课时。这种无意义感是一种个体对不熟悉或感到无价值事件或空间的回应, 在本案例中研究对象认为玩手机和处于互联网世界是有价值的, 除此之外的现实世界反而是陌生的, 是无价值的。这种现实世界的边缘化, 正侵蚀着当代大学生和广大青年群体的精神世界, 互联网世界成为“现实世界”。

通过社交软件与他人互动, 甚至是沉迷于网络游戏, 寻求存在感、价值感、成就感, 导致现实世界的面对面互动是那么的苍白和无力。这就是互联网带给世界互动规则, 现实世界的面对面互动越来越无关紧要。

(三) 群体认同造成个体冲突:个体不断寻求认同

从表面来看, 本研究案例中的冲突是由于琐事和性格导致的, 然而通过对访谈和实物的分析我们发现, 研究对象的冲突与群体认同密切相关。

个体往往寻求群体的认同, 使自己与他人形成小群体。ZYZ始终处于寻求群体认同的过程, 她期望在群体认同过程中, 寻找自己、认同自己、激励自己。她曾试图与MMD形成认同, 但没有成功。转而向XJ寻求认同, 自己又感受到LF的阻挠以及受MMD加入的尴尬, 又没有成功, 直接引发了与LF的冲突。而LF和XJ组成的小团体最为牢固。LF对该团体的认同, 导致其夸大了自己群体成员与其他宿舍成员的差异, 同时也夸大了自己与XJ之间存在的共性。在访谈中, LF感受到自己与其他宿舍成员没有什么话说, 只是和XJ有话说, 就是结论的鲜活证据。群体内认同和群体间不认同会不断加重, 会使冲突会越加激烈。在个案中, ZYZ大声打电话的现象, 已经引起LF和XJ的强烈不满, 并很有可能愈加强烈。

在大学生宿舍内, 群体认同会导致群体内部的认同感越来越强, 群体间的差异、偏见、冲突和矛盾越来越多, 即内群体的偏向和外群体的歧视。不同的小群体一旦形成, 群体成员会不断凸显和强化自己小群体与其他群体的差异, 矛盾会不断激化。群体认同最终会导致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个人维护所属群体;离弃所属群体, 加入另外认同的群体。群体认同就成为人际关系冲突的原因。

(四) 复杂的社会因素造成群体分类:社会塑造不同的个体

人类为了解社会现实, 会对事物进行归纳分类, 这种分类有助于人类提高认知的效率与质量。人类在分类时会夸大不同类别事物的差别, 而对于同类别事物之间的差异, 则会缩小其差别, 即“加重效应”。个体在加入某一群体失败后, 就会离弃该群体, 并加强对该群体的不认同, 我们称之为“离弃效应”。当某一个个体感受到被群体孤立时, 会加大并敏感地捕捉来自群体的压力, 并由于偶发事件的激化, “离弃效应”可能会产生严重后果。那么都有哪些因素造成群体分类的呢?本案例中两位研究对象所处的六人宿舍成员最终形成了两个小群体, 表面看来具有偶然性, 是多个个体的感性因素造成的。但通过研究不难发现, 两个群体成员的人类学特征显然不同, 并风格迥异。通过成绩的统计分析发现群体间的显著差异, 是研究者和两位研究对象都无法预料的。隐藏在偶然的群体分类背后是一种必然, 更是一种深层次的群体理性行为。因此, 多种社会因素影响到群体分类, 如思维 (成绩) 因素、年龄因素、家庭因素等。

虽然本研究仅仅是一个“个案”, 我们也无意于将本研究的结论推广到其他个体, 但本研究的发现有助于理解大学生宿舍冲突现象的本质。以往的研究将大学生宿舍冲突归因于个体的性格因素、家庭因素的居多。然而本研究发现群体认同过程中会发生群体分类, 其中的“加重效应”和“离弃效应”会直接导致冲突的发生。思维 (成绩) 因素、年龄因素、家庭因素等原因造成群体分类, 复杂的社会因素成为隐藏在冲突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我们需要认清大学生人际冲突的本质, 果断采取行动, 做到预防并有效解决大学生宿舍人际冲突问题。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