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被限制在一个没啥技术含量的岗位上,久而久之人就废了

【本文来自《八小时工作制,为什么市场给不了?》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早就给过答案了:

产业升级+人才转职升级路线图。

半工半读6+N小时

相当于打两份工,一份赚钱,一份学习

每个月都在学习新技能,随时可以跳槽,

即使每天学习超过二小时(相当于工作超过八小时)也会干劲十足,因为充满希望。

反之,如果被限制在一个没啥技术含量的岗位上,久而久之人就废了,哪怕每天工作不到八小时,也是坏事。

具体方案详细说明如下:

①国家产业升级+人才转职升级路线图。

根据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每季度公布的全国招聘大于求职‘最缺工’的100个职业排行(以及反排行),编制人才升级路线图,注明各职业转职升级路线和学习难度(学习时间长短),从而引导工人循序渐进,逐步升级。

具体而言就是培训【反排行】的那些工人掌握【排行】的那些工作知识技能。

②半工半读6+N小时。提供半工半读学习岗位的相关企业可得低息贷款。事业单位可得额外转移支付(编制和福利)。

比如:医生6小时(兼老师N小时),老师6小时(兼医生或护士N小时)。

老师日常与孩子们在一起,本来就需要掌握一些医疗知识技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并兼职医生(或护士)的效果可能更佳。既可以持续学习提升自己,又可以更好的教育看护孩子。

2022年中国有各级各类专任教师1880.36万人。卫生人员总数1441.1万人(医师443.5万人,护士520万人)。

假设第一阶段其中十分之一互相学习(然后兼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则有三百万人可获得提升。

……

论述考公和工作经验时提到过一个升级设想:志愿者(报名就可以参加工作)→合同工→(事业编)→公务员。(见末尾附)

城市正规教师当然不是报名就可以参加的工作,但在贫困山区又确实存在。这些代课教师不仅没有编制,甚至没有足够多的薪水。从这个角度看,在特定(困难)条件下教师也适用这一升级模式。或者改为:志愿者→合同工→事业编→(公务员)。

……

(知乎问题:老师当久了,是不是能力会退化?

在普通高校,当个普通老师,没有动力,也没啥前景,感觉能力一直下降。不知道有没有人有同感。)

教师相关评论:

许多教师被人认为有些傻,容易盲目跟风,有时候同情心泛滥,对于事物的本质看不透,经常给人的感觉是傻,白,甜。

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读完书直接进入学校,没有经历过社会的捶打,所以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不是被西方舆论洗成傻白甜,就是被教材、新闻教育成极端激进分子。即使依然有情怀,也变得与现实格格不入,除了会教书,别无所长。 而且教师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容易上当受骗,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盲目相信权威:有些教师过于依赖权威,比如其他老师、专家或者教材,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往往会忽略自己的判断和思考,容易相信虚假的信息或错误的观点。

缺乏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是独立思考的重要表现,但有些教师可能缺乏这种思维方式,无法对问题进行分析、评价和反思,难以对信息进行辨别和判断,容易受到迷惑和误导。

缺乏实践经验:教师如果只注重理论而缺乏实践经验,就难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于一些实际问题可能会缺乏判断力。

过于理想化:有些教师可能对于自己的理想和价值观过于执着,对于现实中的一些问题持有过于理想化的态度和观点,这样也会被一些人认为是傻白甜。

……

持续学习和自我提升:教师需要持续学习和自我提升,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跟上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可以通过阅读、参加培训、参与社会活动等方式来获取新的知识和经验。

保持平衡的心态:教师需要保持平衡的心态,既要保持对教育的热情和责任心,又要理性看待教育中的挑战和困难。同时也要平衡好工作和生活的关系,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生活习惯。总之,教师如果想与社会同步,需要保持开放的心态、持续学习和自我提升,同时加强沟通技巧和建立社会联系,保持平衡的心态,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

注:

截止2022年底,中国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3.15人(总443.5万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3.71人(总520万人),全国卫生人员总数1441.1万人,数量均高于2021年。(2021年底,全国医师数已达到428.7万多人,其中,全科医生43.5万、儿科医生20.6万、精神科医生6.4万人。此外,家庭医生数量达到143.5万人。)

根据此前印发的《“十四五”卫生健康人才发展规划》,到2025年全国卫生人员总数将达到1600万人,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3.20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达到3.80人。

……

附:

古今中外无一例外的现象是平时冗员太多,人浮于事,有事又往往无人可用,累死老黄牛。从国家角度看,平时应该储备人才,有事才可能举重若轻,可谓完全没有毛病。但实操却总是差强人意,勉强在及格线上晃荡的已经是成功国家了。反过来说就是大多数国家大多数时期其实不及格。

从经济发展波动周期的角度看,则是经济过冷时国家储备人才,经济回暖时放出(俗称下海)。但问题在于,储备人才太多又导致晋级机会渺茫,理想消耗殆尽之后,又导致各种弊病。而不同级别的天花板导致的弊病也不尽相同。五花八门稀奇古怪的改革设想也由此诞生。好比愚见如下:

①志愿者→合同工→公务员三级体系。

数亿志愿者→近亿党员和数千万临时工合同工→三千万事业编制和八百万公务员

人民群众报名就可以参加基层志愿服务工作,无需考试。有特殊贡献者可先给予相应保障待遇之后再考试决定正式晋级。

具体而言,有志入仕的人可先参加党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从简单而季节波动强度大的工作开始循序渐进,合格的志愿者可录取成为合同工,带队培养同志的优秀者可入党,进而可报考公务员。如此既可高效应对并减轻基层工作强度,又可培养并储备大量有实干能力的人才团队,并科学量化(显性化)基层工作者、党员的能力和贡献度。

(说白了就是能干的人增加,混饭不干人事的人减少)

假设每小时初级志愿服务得一分(各类工作级别得分可根据技术难度和紧急需求度公布并随时调整),有效贡献额外加分,积累一千分可入党。如此一个毫无加分极其平庸且仅参与初级志愿服务的人每星期8分,坚持1000/8×7/365=2.39726年也可成为合同工,相对的,有立大功、创新、改进并推广等特殊贡献者可一个月快进到入党报考公务员。

站务

  • 观网评论4月爆款文章↓

    4月初,美国财长耶伦访华,一时间“中国产能过剩论”被炒作起来,观察者网专栏作者陈经从“三个美国女人”的独特角度,阐释了中国产能包括新能源产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还对美国政......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