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虚心道歉、坚决不改”?参考一下这个例子

毫无疑问,今天占据各大美国媒体头版头条的(哦,除了纽约时报)一定是扎克伯格的脸。

500

CNN:国会没有抓到脸书

500

福克斯:自由主义者获得通行证

500

华尔街日报:扎克伯格和参议院对峙

500

NBC:扎克伯格昨晚睡哪了?(以及其他参议员盘问的关键时刻)

500

华盛顿邮报:经过参议员们长达几小时的盘问后,扎克伯格道歉并承诺进行改革。

以上,就是随手截几条主要美国媒体对今天脸书总裁出席国会听证会的报道。

在这场长达5个小时、44位参议员轮番上阵的拷问中,扎克伯格似乎并没有遭受致命打击。听证会结束后,脸书股价大涨4.5%。美联社称,很显然,扎克伯格事先准备的尖锐考题有些还没用上,包括他本人是否要辞职的问题。

500

不过,关于华盛顿邮报的这个标题的点,“道歉并承诺改革”,不禁有槽想吐。

真的,对“虚心道歉,坚决不改”这句话,脸书的阐释真的很到位了。

这一路走来,关于数据隐私,脸书麻烦不断,扎克伯格和脸书高管们就为不少事件道过歉。

不信大家可以来看看“扎克伯格和脸书的道歉时间线”:

500

1.  2003年11月,哈佛美女评选网站Facemash被关停,扎克伯格:我的本意并非如此,我为我的疏忽带来的任何不良影响道歉。

FaceMash是扎克伯格于2003年10月在哈佛大学宿舍里创办的Facebook的前身网站,是定位在哈佛大学学生用户群的第一个试验产品。

FaceMash是哈佛版美女评选网站,每次将两张女生照片放置在一起,让用户选择哪一位更吸引人。网站引起了轰动,并获得哈佛大学学生的欢迎。FaceMash曾在第一夜吸引了450位访问用户,产生了2.2万页面浏览量,但仅仅上线几天后就被哈佛大学关停。

以脸书创始人扎克伯格和埃德华多·萨瓦林为原型改变的电影《社交网络》中就有这个剧情:2003年秋,就读于哈佛大学的扎克伯格被女友甩掉。愤怒之际,他利用黑客手段入侵了学校的系统,盗取了校内所有漂亮女生的资料,并制作名为“Facemash”的网站供同学们对辣妹评分。这一举动引起了轰动,一度导致哈佛大学服务器几近崩溃,扎克伯格也因此遭到校方的惩罚。但是这个事件引起了温克莱沃斯兄弟的注意,他们邀请扎克伯格加入团队,共同建立一个社交网站。与此同时,扎克伯格也建立了日后名声大噪的“Facebook”。

2.  2007年12月 ,向广告商共享数据的广告系统Beacon被关停,扎克伯格:我们做得不好,我为此道歉。人们应当对他们共享的数据有选择权。

“Beacon”是Facebook在2007年11月时推出的新广告系统,可以将企业同用户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并使广告更具针对性。通过Beacon系统,用户在第三方网站的购买和其它网络活动会以提示信息的方式发送给Facebook好友。而在此之前,当Facebook要发送信息时,会要求用户选择哪些信息不可以被发送。

Beacon上线后,很多用户抱怨,Facebook提示信息在他们还没有注意到之前就已经从屏幕上消息,难以对共享信息进行有效地控制。他们认为,Beacon侵犯了用户的个人隐私,Facebook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而置用户的隐私权于不顾。当时,自由主义组织MoveOn.org发起了抗议Facebook新广告系统的请愿活动,将近有超过5万人在请愿书上签名。他们要求Facebook关闭Beacon系统,除非用户可以更有效地控制共享信息。

随后,Facebook不得不改变了原来的策略,允许用户选择哪些信息可以被发送,确保用户有机会表明自己的态度。

3.  2010年5月,用户身份隐私出现漏洞,扎克伯格:我们发展速度太快了。我们将让用户更容易控制隐私权,可以关停不想要的第三方授权。

4. 2011年11月,针对联邦贸易委员会“在隐私上欺骗消费者”的同意法令,扎克伯格:我们犯了很多错误。我们致力于让人们能够看到和控制他们共享了哪些数据。

2011年11月,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一致认为,Facebook没有首先获得用户的许可,可以让用户的好友列表等信息可供公众查看,尽管Facebook曾承诺不这样做,但还是与广告商分享了个人信息。

因此,当时Facebook与联邦贸易委员会就用户隐私问题达成协议,其中涉及到第三方应用获取所需用户信息后,可以逾规获取所有用户数据等多项问题,比如,要求用户可以得到通知,在他们的数据被共享之前,用户能明确地给予许可,而不是依据已经建立的隐私设置。

在今年爆发的“剑桥分析”分析公司(Cambridge Analytica)从facebook获取5000万用户的个人数据的问题上,联邦贸易委员会正在调查Facebook是否违反该协议。

5.  2014年7月,Facebook被曝在未征得70万用户同意之下进行心理测试,COO桑德伯格:我们沟通不够,就此道歉。我们从来没有打算让你们失望。

6.  2017年9月,Facebook被指在“俄罗斯干预美国大选”中扮演的角色,扎克伯格:我非常注重保护民主。我的工作被用于分裂而不是将我们联系到一起;我请求原谅,并将做得更好。

7.  2018年4月,小扎就几乎所有FB用户的公开资料都可能被非法利用:我们是一个充满理想主义和乐观的公司。但是现在很清楚了,我们做得不够。我们没有为阻止数据滥用付出足够努力。我们将调查所有持有大量用户数据的第三方App。

关于上述提到2014年至今的这几次道歉,其实是前后相互联系的。

2007年,Facebook推出了开放平台,允许第三方应用接入,同时,用户在用Facebook账户登陆应用时,也会授权这些应用使用其个人信息。

2013年,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Aleksandr Kogan在Facebook上开发出一款性格测试应用,最终有约30万用户进行了安装。同时,该应用除了获取参与用户的个人信息外,还获取了这些用户社交好友的信息。这也是报道称有近5000万用户信息遭泄露的原因。

当时Facebook平台上此类测试应用非常常见,用户也很乐于参与这些性格测验。到2014年,Facebook或许感知到了大量第三方应用可能带来的数据安全风险,便加强了对用户数据的管理。比如第三方应用不能通过某个用户获取其社交好友的数据,同时,开发者在获取任何敏感数据前,都需要经过Facebook的批准。

在这样的规则下,Aleksandr Kogan的应用最多只能获得30万用户的信息。但当时,新规发布时,Aleksandr Kogan的应用已经获取了大量用户信息,与此同时,Facebook也没有针对较早发布的应用,采取相关措施进行数据追踪。

2015年,Facebook通过《卫报》记者了解到,Aleksandr Kogan向公司分享了其获得的用户数据。于是,Facebook禁掉了Aleksandr Kogan的应用,并要求他和“剑桥分析”公司提供法律文书证明已经删除相关数据信息。

据扎克伯格称,当时,Aleksandr Kogan和“剑桥分析”公司均提供了相关的文件。

直到这次泄露事件被曝出时,扎克伯格才了解到这些数据信息并没有被删除。他认为,这是一起由于“信任破产”而引发的事件,同时对信任Facebook的用户造成了伤害。

3月22日,扎克伯格发布声明,承认公司没有保护好用户数据,并表示将通过采取一系列严格的措施以确保不会再发生类似事件。同时指出,Facebook自2014年起加强了第三方开发者获取用户信息的限制,而此次泄露的信息均来自2014年之前。同时,Facebook在2015年曾要求“剑桥分析”公司删除相关数据,但事实是,该公司没有按照要求执行。

有一位业内人士认为,这实际上是Facebook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公司管理跟不上而埋下的隐患。据媒体报道,Aleksandr Kogan在发布测试应用时,是以学术研究的名义进行申请的,但Facebook在审核之后,并没有继续把关和追踪其对用户数据的用途。

500

只要美国会认为你助攻过特朗普,相信不会这么轻易放过。。。。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