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企台企关闭工厂,恰恰证明中国制造的成长

  • 更别说,有些企业向环保局买的环保设备,环保局认证,最后却拿不到环保证的事了。现在某治理已经向动保等发展,已经谁也碰不得,谁也说不得的节奏。这真的好吗?据我所知,某发达城市政府曾经向上层建筑打过循序渐进的治理报告(三年达到基本要求,5年达到标准)。但被上层建筑否决!要知道我们的改革,所有成功的地方都是循序渐进,并且先试点再普及。这样一刀切的玩法,是不是有些某十年的劲头?

回复1

  • 比如前期搞的“易制毒,易制爆"制度,眉毛胡子一把抓一刀切,购买一些原来普通常用的化学品,
    也需要办理各种繁杂手续,各种严苛的交易保管措施,搞得很多学校化学试验课都没法进行了,。
    毕竟所谓“易制毒,易制爆"品真正用于非法制毒制造爆炸品的占比是极少极少的,恐怕万分之一都
    不见得有,现行的一刀切的制度,已经搞得很多合法企业无法生产,学校无法做试验,
    真可谓一颗老鼠屎搞坏一锅汤。国家对危化品生产使用进行法治化制度化,绝对是必须的是正确得。
    但针对涉及面极广使用对象极其复杂的东西,搞简单的一刀切的制度,很值商榷。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