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北高校,录取偏向的影响肯定是有,但没有直接比录取率看起来那么大
【本文来自《大部分省会城市都比北京上985简单》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提醒一下纠结的各位,你看到的那个所谓高考分数线不是因为清北想在什么地方录多一点录少一点所以划在那,是因为人家知道,真正有影响的是具体牛校的尖子群处在什么位置,而不是什么省市之类的。比如作者举例的人大附中,是大概10%左右的清北率,而我所在深圳的名校深中大概1.5%左右,我从奖牌榜又挑了个金牌数量排名不高的,南京外国语,清北率6%。看上去好像深中很不咋样啊,但如果你除一下奥赛金牌/每届学生数,会发现数据就会对应上了,南外500人一届8个牌,深中2900一届17个牌,人大2300一届36个牌,是不是看得出来实际上深中陪跑的人也很多?然后矫正之后深中变5%左右,是不是就和南外是一个量级的了?其他排的上名次的学校其实也差不多的,也自己动手算算吧,结果会比录取数据差距小非常多,差个小一倍可能有,甚至有的学校还是倒挂,但肯定比省之间对比正常很多。
而其中数值偏低的反而是深圳和上海的学校,这是为啥?因为这两个地方出去的人巨多啊(人大还有个外籍班算是开了挂,修正了之后真的顶尖学校的清北录取率基本和奥赛金牌获得比率是差不多的),大家不一定往清北挤,所以拿奥赛来挂清北的录取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要说完全没有偏向那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你按金牌算,北京这录取比例也要高出百分之七八十吧。
另一个方面,诸位如果去查自己省份的清北录取分布就会发现实际录取非常的不均衡,比如去年广东省清北322人,其中深中一个学校就占了7分之一,难道这是因为深中考的卷子更简单吗?显然是因为深中不但师资牛逼,而且能收割全省学生资源啊,我读的深实都能从市外整到学生进实验班,你猜牛逼哄哄的人大能从哪收割学生?🤣🤣🤣
所以我的基本结论就是,你觉得北京录取率高了实际上原因是因为陪跑的少些了而已,而很多省往往陪跑的多或者顶尖的牛校尖子太少,导致了整体录取率偏低,而录取偏向的影响肯定是有,但没有直接比录取率看起来那么大,金牌的数据从侧面也印证了我这个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