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大学上了一年预科,是我们家长特意选择的
【本文由“印加节度使”推荐,来自《说起来,自成体系是北美科研写作的一个好传统》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这个在法国工作的中国女工程师大概率是出于对专业和传道授业解惑出发写的这本工程力学,不是为了职称,更不是为了钱。也只有这样,才可能写出精品。
欧美学校大作业的传统确实值得中国学校借鉴。这不是从大一开始的,从中小学就开始了。这些project培养学生对课题的总体观、自学研究和独立见解。效果当然因人而异,好学生学到了应该学到的,差生上网天下文章一大抄,甚至用AI软件炮制报告。这方面全世界都是一样的。
赞成。我女儿是大学上了一年预科,这也是我们家长特意选择的,就是为了尽肯能弥补不足。预科学习了很多与国内不同教育理念和方法,夯实英语基础,为后面的正规学习打好基础。
另外,我提到的华裔法国女工程师的事儿,简单查了一下,贴出来供你参考。
熊有德
“改造”埃菲尔铁塔的科学家
著名材料力学工程师;荣获两枚法国国家骑士勋章的科学家
法国国立高等工艺学院 (École Nationale Supérieure d’Arts et Métiers),工程力学专业,博士毕业
熊有德博士出身于文化世家。她的祖父熊庆来是中国著名的数学教育家,人称中国现代数学之父。她的父亲熊秉信是中国著名地质学家,叔父熊秉明是旅法著名学者、雕塑家,曾荣获法国教育棕榈骑士勋章。熊有德于1980年公派到法国留学,1984年获得法国工程力学博士,成为新中国第一个留法女博士。曾任法国OTIS电梯公司研究中心工程师、项目经理,为OTIS取得三项国际专利,参与过凯旋门、埃菲尔铁塔的电梯改造等大型项目,并获得美国OTIS总部的奖金,被誉为“数学女皇”。
后离职从事力学研究和著述工作,著有多部材料力学专著、教材。在科研领域钻研的同时,熊有德博士也为中法文化、教育、科技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也因此在2016年获得了法国教育棕榈骑士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