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地区银行危机,金融寡头自宫一刀
一直以来我没有对美国国内地区银行危机写篇小作文,骗点流量,吹吹行业。大概是我觉得几句话能讲清楚的事,没必要整个千把字吧。
最近这个倒闭潮有点扩大,有很多人问我这个事。正值美联储继续加息,国内银行股大涨,那我还是再解释下吧。
在我看来,美国银行倒闭潮事实质就是对国外收割不动了,美国国内大的金融寡头开始对小的金融体下手收割。
好了,核心就是这么一句,那么对这个话该如何理解呢,我的逻辑是这样的。
我们先从宏观的点切入,讲一讲。毕竟所有的事件都是有他特定的历史背景的,抛开这个背景看问题,是无法直达本质的。
自俄乌冲突后,美国联手欧洲国家,开始对俄罗斯发起了类行为艺术式制裁,可以说空气都有错。
具体的是非对错,现在争论不出个高低,我们可以把这个问题搁置,具体去研究事件所带来的冲击和影响。
有些内容我讲过很多回了。毫无疑问,俄乌两国,这两个斯拉夫兄弟的内战,影响了国际上大约五分之一的大宗市场。俄乌两兄弟资源丰富,天然气、石油、矿产、粮食、化肥等等。哪一个不是可以深度摇摆国际大宗的存在。
而对其中一个的无限制制裁,自然是加剧了对国际大宗市场的冲击。话只说到这里,说多了都是扣帽子的争论。
有一个可以确认的事实是,随着冲突走入尾声,迈向结束。在政治上俄罗斯再也不会是一个欧洲国家了,只能作为一个亚洲国家存在,事实上现了脱欧入亚。(另一边,日本时时刻刻想着脱亚入欧。)
在这个无限制制裁中,受伤最厉害的反倒不是当事方俄罗斯,而是出手参与制裁的欧洲。这个事情就有意思了。
美国带着欧洲制裁俄罗斯,但是受伤最厉害的却是欧洲,问题在哪里?大概是制而不裁吧。
大疫三年,美联储的核动力印钞机印刷的绿纸总要流到一个地方,伴随着海量的印刷绿纸外流,这个印绿纸的成本自然让全球承担了,这是第一重收割,铸币税。
接下来的绿纸加息, 又带来全球资产回流,这个抽水又是第二重收割,全球收税。这两种收割对于经历欧债危机后,日益衰落的欧洲来说,属于是长坡厚雪了,苦啊苦。
美国带头制裁俄罗斯,限制欧洲购买俄罗斯能源。同时,自己却搞转手贸易。这就是第三重收割了。前两种收割靠的是美元的全球货币属性,这第三重收割,就是靠着驻欧美军了。纯粹的军费收割,或者说是北约收割。
过分强调俄罗斯的威胁,甚至挑动这一威胁,都是维系驻欧美军存在的基本手段。(马克龙想搞什么欧洲军,只能说是心比天高。)
我之前在微博中讲过,从瑞信到瑞银、德银、里昂等等,这一波基本是都躲不掉,必然会倒一大片。
为什么中东的油霸佬爷们开始转向,显然也是不想被收割。毕竟油霸佬爷们日常被敲诈,泥人也有三分火。按照中东学者的观点,这是中东国家正在重拾自主意识,尝试并熟悉如何独立自主地做出战略决定。
当下的美国,绿纸太廉价,债务太高,本来依托固有的体系还是可以继续惯性滑行,但是面临一个百年未有之党争。(上一个永动机先师叫黄维)
驴象为了反对而反对,完全不顾统一的集体利益。而上面又没有一个能掌舵的话事人,虽然稀宗在那里,但是他压不住下面的人,令出多门,各是各的一套。
不要说稀宗了,驴象都看不住自家人,所有人都在为自己的利益,为小算盘做打算。反华可能算是唯一一个能凝聚共识的方式吧。
就是这个乱象,使得其经济运行模式,金融政策,仿佛又回到了混沌状态。而债务上限,也无法得以通过,只能随着党争一起摇摆,大不了政府再停摆几次。有什么关系,玩的开心就好。
一方面在上下其手,想尽方式掏空,往自己口袋里搞。另一方面又政出多门,无法形成一个统一的体系,因此无法填坑,使得窟窿越来越大。底子再厚也经不起这么折腾。
这个窟窿,仅靠收割欧洲还是无法支撑。传统的G7盟友们,挨个被指着头收过一波保护费。小八嘎和小西八日子也都不好过,最近都开始乱跳了。
在外部收割搞不动,盟友们被伤到向转身的时候,美国国内的金融寡头们目光投向国内小的金融体。
如今美利坚礼乐崩坏到我这个美粉都看不下去了。这次倒闭的硅谷银行们,都不是因为资不抵债而倒闭,是被逼着破产的。
事件现在很清晰,硅谷银行(SVB)持有的政府债收益,无法抹平其贷出的资金所带来的的收益。而充当救火队员的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则选择了袖手旁观。
那么硅谷银行这一模式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呢,毫无疑问是美联储先核动力印钞机印绿纸放水,后渐进式加息收水带来的后遗症。有几个资本能经得起这种折腾。
一方面可以说是混沌状态无人管,另一方面,显然是有人迫不及待的想要切更大的蛋糕。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是个有意思的机构,虽然他是联邦设立的,但是你去看它的分支机构,和美联储这个私人央行的分支机构是一一对应的。你可以说是精准服务,也可以说是,上下同源。
美联储的管理层是总统提名,国会通过。而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管理层则是总统指定,参议院佬爷们盖章确认。整个事务流程就说明了一切,毕竟流水的总统,铁打的参议员。
如此,硅谷银行们以这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倒下,属于被国内金融寡头收割,也就可以解释通了。
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高速发达,而掌握信息的传媒巨头,实质都属于金融寡头们引导舆论的打手,是硅谷银行们倒下众多推手中的加力器与倍增器。(媒体从来都是资本的打手,区别在于资本的属性。)
实质上,美国国内金融寡头对国内的收割,并不只是对美国国内小金融体的收割。对第三方富豪群体的精准收割,这个也是他们重要的一环。币圈的富豪们,有一个是一个,都被挨个轮过了。
中东富豪被收割的时候没人说话,俄罗斯富豪被收割的时候没人说话,现在轮到华人富豪了,让谁说话呢?老乡见老乡,背后来两刀。
对华人的收割已经是赤裸裸的了,对华人群体进行财产没收的消息真真假假,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个提案有人搞过。现在美国这个千奇百怪的政治环境下,有人能按得住这种提案吗,通过无非是时间问题。华人资本能往哪里避险,我在《李家坡的体量,容不下太多富豪》一文中已经讲过了,这里没必要重复。
按照网友的话说,美国人想的事,肯定是他们做过的。“美国指责别人的事情,要么他曾经做过,要么他正在做。”
这一串的美国地区银行危机已经有4家倒下了,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作为兜底的存在,他并没有发挥应有的兜底作用,而是坐视倒闭,显然是为了更多的收益。
5月1日,第一共和银行(FRC)正式被联邦储蓄保险公司接管。之后紧急组织的竞拍中,摩根大通收购了第一共和银行全部存款和剩余资产。
这个萝卜蹲的游戏已经倒下四家(SVB,Signature,Silvergate,FRC)了,这些小银行都代表着美国的创新力。正是他们对初创型企业的放贷,才推动了小公司的创新力,使得硅谷更有生命力。如今,这些小银行的都被金融罐头们挥刀自宫了。如果再阴谋论一点,那么这场斗兽棋可以看做是养蛊。
在小小的市场里挖呀挖呀挖
买少少的仓位砸出小小的花
在高高的通胀里加呀加呀加
让小小的银行他挨着个的塌
在期货市场里头挖呀挖呀挖
不断抄底买入亏得我直喊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