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茨福特造车,因为当时社会具备了制造车辆的工业基础,看问题别太微观
【本文来自《落后国家可以不靠工农业剪刀差来独立实现工业化吗?》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错了,市场一直都在,并且随着社会发展,市场需求不断更新,况且谁告诉你古代读书人就等同于你描述的“ 只会说不会做”,你说的这种古代叫大清,你说的这种读书叫皓首穷经,你这种思想叫刻板印象,这里的太多槽点就不细讲了。
你可能看到了大量科技突破带来的社会发展的实例,但别忘了科技推动社会进步是在社会发展进步到一定时期一定规模才能出现的现象,好比你说的那两个例子,造船技术一直都在,但大航海时代的出现也不是因为造船技术的突破,恰恰相反,正是因为西班牙具备了开启大航海的条件,有了新航路的需求,才催生了新技术的突破,使其得到推广应用。
本茨福特造车,因为当时社会具备了制造车辆的工业基础,具有更进一步的交通需求,车辆才应运而生。
从微观上看,是科技发展为陷入发展瓶颈的社会注入新的活力,这归功于某个人的奇思妙想或某项技术的重大突破,但在宏观上,是社会具有了相应的先行条件,市场有了对应需求,某项科技才能得到应用推广,好比说车辆的产生,哪怕没有那两位的奇思妙想,在不断发展的社会和不断膨胀的市场需求刺激下,迟早会出现汽车这种交通工具,或许这种交通工具会有不一样的名字,但无论名字怎么变化,无论它出现于谁之手,必然会出现这样的交通工具以满足社会需求,一样的道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