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独”或非唯一麻烦:从政大外交学系主任卢业中看未来统一治理
当今世界,变乱交织。
俄乌冲突无疑最受瞩目,成为各国政治家、专家、学者、与媒体观察全球政治棋局的活生生标本。
3月底、4月初,马英九蔡英文作为中国台湾地区离任与现任领导人分别行程,再次将台湾问题拉回大众视野,引起热议。
毫无疑问,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不容许任何外国、势力、组织与个人插手。
但回到国际地缘政治现实,台湾实际又已成为部分别有用心之徒对抗、阻滞中国繁荣发展的抓手,时不时拿台来恶心一下中国政府与人民。
台湾逐渐从疥癣之疾向心腹之患演变,不得不引起全国上下重视。
二十大后,中国蓄势待发。
特别是在新一届国务院集体换届后,政治纪律更加严明,目标明确、分工明确、核心突出、配合默契、行动迅速,令人耳目一新。
潜龙在渊,短短一个月,即打出多个全垒打,让世界同行惊羡。
作为独立社会观察者,我一向认为台湾问题的解决早已在我党中央的掌握之中。
正如牵手伊朗沙特阿拉伯复交,祖国统一在某个时刻突然不约而至,同样也不无可能。
因此,此文亦并非什么隆中对、安邦策,仅当与网络朋友闲聊交流。
众所周知,自蒋介石国民党政府败退,台湾割据、与大陆母体分离已近70余年。
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除了商务人士外,两岸民间交流泛泛,隔阂多多,知己知彼者寥寥无几。
台湾对大陆如此,大陆部分群众对台湾的了解亦是如此。
近期,集中浏览梳理了一下台湾政治大学外交学系主任卢业中教授有关文章与采访发言,有几个直观感受,可供大家参考。
一,台湾除了蔡英文游锡锟等不肖子孙外,并非像台湾电视节目网红主持人表现的那般荒唐、无聊。
否则,你就无法解释台湾曾为亚洲四小龙的辉煌,以及如今台湾在世界产业分工中部分领域的独特地位。
二,台湾虽然没有真正的政治人才。但,台湾专家学者教授中不乏真才实学之人。
特别是他们的部分政治学者教授,潜心研究,颇有世界级眼光与全球观念。
不哗众取宠,有独立思考能力与学术批判精神,这一点,反倒胜过内地的部分同行与大学。
比如:3月1日,卢业中先生撰写的《俄乌战争与世界格局变化》一文,抛开某些烂熟的名词,卢先生的结论还是值得参考的。
他认为“俄乌战争大幅改变世界格局,而面对迅速变迁的国际及区域情势,台湾或许没有拒绝选边站队的空间,但西方与非西方国家的偏好分野已日益明显,这个趋向值得关注”。
再比如:卢业中教授对蔡英文窜美的判断与思考,也让人印象深刻。
他在接受新加坡《联合早报》采访时说:
蔡英文把台湾安全与世界安全结合在一起,无非是希望获得国际支持,但台湾的安全困境“不是离美国太近,而是离大陆太远”。
像这样言简意赅、对复杂政治问题的分析把握洞察力确实不同一般。
第三,重要的核心是:卢业中论述两岸问题时,平静得像个局外人医生。直指要害,但没有任何波澜。
联合早报是这样描写的:
他说,两岸官方没有沟通管道是当前的现实,但为了降低台海和平稳定的不确定性,除了努力提升台美关系,执政党也必须设法与大陆交往。两岸沟通不是投降主义,也不等于同意统一,而是“要了解主要对手的思考和顾虑”。当务之急是通过恢复直航等功能性事务,逐渐恢复两岸互信。
一方面,白宫希望尽快重启中美元首通话,不愿因蔡英文过境而节外生枝,双方现在最早只可能在蔡英文4月初返台后通话。另一方面,麦卡锡作为经过15轮投票才当选的弱势议长,也受到反对美国过度刺激北京、导致得派兵介入台海战争的共和党极右翼自由党团(Freedom Caucus)的牵制。
卢业中说,蔡英文与团队必须沙盘推演最坏情况,设想在与共和党激进派反中领袖互动时,如何避免激怒北京、被解读为“倚美谋独”,给台海局势制造更多不稳定因素。
换句话说,像卢业中先生这样的台湾社会高级精英似乎早已潜移默化,从内心固定了两岸分离状态。
大陆在他们心中,仅仅是一个大的政治经济体,台湾需要学会与之共处。
这是不是很像香港“黑暴”时,港区部分精英(不是暴徒与操纵者)的心态。
他们几乎与国家民族完全没了任何情感链接。不管是左的还是右的、爱的还是恨的。
这种疏离与冷漠,对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伟大事业当然不是有益的,值得提前研判、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