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侄儿上小学起,我就给他灌输观念:小学成绩好不算什么,越往上遇到优秀的人越多
【本文来自《普高和职高,该选哪个?》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很多普高的孩子高中没有上完就转职高了,不参加高考。
高中内容和初中内容真的是天壤之别。
举个别人说的比喻:初中,是老师教你怎么做菜,中考就是考做老师教的菜;高中,老师也是教怎么做菜,但是高考考的是给你这些食材,要你做一个新的菜。
所以,即使是省重点高中,高一的时候,70%的孩子数学物理化学能考及格就是万幸了。市重点更是大批量不及格。
高中学习和高考,真的是要努力加智商的,不是光努力就可以的,当然不努力是更不行的。
其实很多家长,等孩子到了高中,也就明白这些道理,也释然了,也就没有那么多不切实际的空想了。(小学的时候觉得自己孩子能上985,初中的时候觉得孩子能上211,高中里会仔细比对自己孩子的排名,大多数在找分数合适专业排名可以就业也应该不错的大学,都认清现实了,江苏1.4%的985率,5.2%的211率,哪那么容易啊)。
我从我侄儿小学就给他灌输一些现实和观点
比如,现在在老家读书的,小学初中高中,都是我们那一代读不了书,考不上学的人的孩子,当年读书考大学出去的几乎没有回到老家工作的,这本身智商遗传就差一节,只有很少极少的人因为家庭条件差,极少的学习好的人因为读了中等师范,导致没读大学留在当地,他们的孩子可能会读书比较厉害,属于漏网之鱼;
比如,农村无论是软硬件师资生源,都比不上城市,你在农村感觉成绩不错,你不知道城市的孩子成绩,没有对比,你跟城市一比,就不行了,城市孩子多,牛人多,一个年级很多班级,农村孩子少,一个年级没几个班,每个班没多少人,你在这几个人里学习好不算什么,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你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越往上升你会发现,你的同学都是越来越厉害的,都是竞争的赢家
小学初中还不明显,因为是义务教育,没有淘汰机制,到了高中,到了大学,你会发现,你的同学都是当地的佼佼者,学校越好,你的同学就越会是当年本地村里镇里县里的,班级的年级的学校的学霸,都很厉害不普通
既告诉他不要沾沾自喜,鼠目寸光,也告诉他竞争压力,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要不断进步要求自己,给自己压力。
现在很多人反对五五分流,好像小地方的农村的比较多,其实城市尤其是大城市五五分流压力才比较大,比如上海苏州,全国各地的考试精英都来这里安家落户生小孩,这就导致这些小孩的父母都是高学历,经济条件和期望要求都很高,但又要初中五五分流,必然有一部分孩子上不了高中,不能像他们父母那样鲤鱼跃龙门了,很多家长仅仅工薪阶层,白领,不是富裕家庭,不能负担贵族学校和留学,也没家族产业继承,这就难办了
所以城市里的课外辅导和机构火热,农村基本没有课外辅导机构,国家双减政策,主要针对的就是城市,我们老家农村几乎没有,我侄儿从来没上过课外机构辅导,不补课也没有补课费,学习没花什么钱,也没有课外体育乐器特长机构,童年还是比较自由轻松的,就是玩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