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的保洁大叔,儿子成了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夫妻俩受着上海的退休金医保回家养老

【本文来自《近50%上海外来常住人口希望有两个孩子,来上海打拼的朋友们,你们怎么看?》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本小区20多年前刚建成时,保洁工是安徽阜阳的大叔,有一子一女,父子承包了小区保洁,免费住大楼下半地下室,水电煤手机费全免,工资+物业公司社保,收入最多的却是承包小区废旧物资回收。不久大叔随物业转包另一小区,儿子夫妇承包本小区,带一子一女在上海上学。十多年后子女大学毕业在沪就业并结婚,夫妇俩给儿子在沪买了房、车,儿子又在沪生了两个儿子,成了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了。夫妇俩早已在老家宅基地建好400平方的楼,到了退休年龄,已享受着上海的退休金和医保回老家养老,吃着自留地自已种的绿色食材、土鸡和土鸡蛋。再说,阜阳在安徽已成城市发展明星。

上海大批农村来的老建筑工,也在做着这夫妇俩的打算。

回想原上海市区的老上海人,父母辈基本也是这个路子安身立命的。只不过那时老家都没有土地,绝对回不去了,只有在上海打拚。

上两代人全靠新中国初期毛泽东时代的土改、无偿分房的房改,至今享受着无偿有房有地的制度红利,变成巨大的不动产财富。

这代农村出来的青年,虽然面临着商品房高价之困,但只要户口不迁出,依然有农村的土地作后盾。他们应该感谢那个时代为全民福利作出的制度安排。

发表于上海市
2023-03-29
生活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美财长不装了:应对中国,就得这么做

印尼防长证实:将采购中国歼-10

新报告发布,美媒又惊:居然被中国捏得这么紧

美媒自我打气:要与中国竞争,美国得先重拾信心

“印度承诺不再买了?”俄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