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捧杀的一代雄主苻坚
五胡十六国期间,中原陆沉生灵涂炭。在不断出现的胡人政权中,苻坚治下的前秦算是一个比较好的了。五胡乱华中的五胡也有不小的区别,氐人是汉化程度比较高的。大部分氐人的姓名和汉人没有差异,例如建立后凉的吕光祖上就是汉初吕氏后人,陈平、周勃诛灭诸吕时,吕氏侥幸逃出的一支进入边地,进入氐人的区域。后来还成了酋长。
作为前秦第三位皇帝,苻坚陆续消灭前燕、前仇池国、前凉、代国,取东晋梁、益二州,并命吕光远征西域,结束北方长期分裂的局面。天下三分居其二,前秦势头很旺。前秦的主要对手就是江南的东晋。
王猛于公元375年(建元十一年)去世,临死时说:“晋室现在虽然立于偏远的江南地区,但承继正统。现在国家最宝贵的就是亲近仁德之人以及与邻国友好。臣死以后,希望不要对东晋有所图谋。鲜卑、羌虏都是我们的仇敌,终会成为祸患,应该将他们除去,以利社稷。” , 希望苻坚先解决国内鲜卑和羌族等族对前秦政权的暗藏问题。
公元382年(建元十八年),苻坚在太极殿召见群臣说:“我从继承大业以来,将近三十年了。四方大致平定,只有东南一角,还没有蒙受君王的教化。我粗略计算了一下兵力,能有九十七万。我准备亲率大军东伐。你们以为如何?”面对苻坚的主张与发问,秘书监朱肜表示支持,尚书左仆射权翼及太子左卫率石越却都以东晋君臣和睦,且当时为重臣的谢安及桓冲都是人才,皆予以反对。而当时群臣亦各有意见,未有共识。苻坚见此,就说:“像在道旁建房子去问意见,就因听太多不同的议论而一事无成,我心中自有决断。”群臣退下后,苻坚留下其弟苻融继续和他讨论,然而苻融亦以天象不利、晋室上下和睦以及兵疲将倦三点为由反对。苻坚因而大怒,苻融后哭着劝谏,并重提王猛死前的话也未能说动苻坚。尚书原绍、名僧释道安、太子苻宏、苻坚宠爱的中山公苻诜以至宠妃张夫人皆反对伐晋,苻融等人亦屡次上书表示反对,苻坚仍然不肯放弃出兵东晋的计划,可见苻坚当时其实下了决心。相反,前燕投降的鲜卑人慕容垂向苻坚表示支持出兵东晋,他对苻坚说:“弱并于强,小并于大,此理势自然,非难知也。以陛下神武应期,威加海外,虎旅百万,韩、白满朝,而蕞尔江南,独违王命,岂可复留之以遗子孙哉!《诗》云:‘谋夫孔多,是用不集。’陛下断自圣心足矣,何必广询朝众!晋武平吴,所仗者张、杜二三臣而已,若从朝众之言,岂有混壹之功乎!”苻坚闻后大悦,说:“与吾共定天下者,独卿而已。”。并赐给慕容垂五百匹布帛。投降前秦的羌人姚苌也支持苻坚进攻东晋,苻坚也大为高兴,以为是肱股之臣。
有了一些“忠臣”的支持,苻坚更加信心百倍,扬言“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这就是成语投鞭断流的来历。苻坚自恃“强兵百万,资仗如山”,欲灭亡东晋,实现混一六合之志,于建元十九年(383年)亲统大军南伐。有趣的事发生了,苻坚的前秦军的前锋被东晋军击败,苻坚又产生了畏惧心理。在寿阳城头“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类人形,顾谓融曰:‘此亦劲敌也,何谓少乎?’怃然有惧色。”,这就是成语草木皆兵的来历。淝水之战中,前秦惨败,苻坚的弟弟苻融被东晋军斩杀,苻坚自己中了箭伤,几十万大军土崩瓦解。奔逃的路上,远处山上郁郁葱葱的树木被风吹得簌簌作响,高度紧张的前秦士兵以为那是晋军的追兵,“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这就是成语风声鹤唳的来历。
淝水之战后,前秦开始瓦解。慕容垂和姚苌这时撕下了忠臣的伪装,起兵造反。慕容垂建立后燕,姚苌建立了后秦。385年,苻坚困守长安孤城,听信谶言“帝出五将久长得”的谶言,于是以太子苻宏守长安,自率将佐奔五将山。苻坚到五将山后,姚苌派遣将军吴忠围苻坚。苻坚部众奔散,只剩下侍御十数人追随。吴忠把苻坚捆起来送到新平,385年八月辛丑日(10月16日),姚苌命人将苻坚绞死于新平佛寺内,时年四十八岁。张夫人及苻诜亦跟着自杀。苻坚一生仁义宽厚,在他被杀后,后秦的将士也为苻坚之死感到哀恸,后秦主姚苌为掩饰他杀死苻坚的恶行,故意谥苻坚为壮烈天王。394年,前秦最后一个皇帝苻崇兵败被杀,前秦灭亡。
苻坚一生大起大落,一度很多人认为他会一统天下,最后却被一直对他阿谀奉承的“忠臣”杀害。只留下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等成语让后人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