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将金庸武侠作品作为一个整体来研读,可以发现金庸的世界观有个变化发展的过程

【本文来自《金庸小说,为什么不讲唐朝的故事?》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如果将金庸武侠作品作为一个整体来研读,可以发现金庸世界观(包括历史观、民族观、英雄观等)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例如:

《书剑恩仇录》:反对异族统治,但皇帝如果是汉人(宣称乾隆并非雍正亲生儿子,乃是海宁陈氏的后人),还是可以商量。

《碧血剑》:崇祯、闯王等汉族统治者未必好,皇太极等异族统治者未必坏。

从《射雕英雄传》到《天龙八部》再到《鹿鼎记》:宋、辽、燕、西夏、大理、金、蒙古、元、明、清等多国多朝、汉满蒙回女真等多民族,帝王将相英雄侠客轮番登场。在这几部书的演绎过程中,金庸明确表明:武功高强未必英雄,杀得人多未必英雄,征伐杀戮未必英雄,改朝换代未必英雄……最后得出一个结论:为国为民,侠之大者。这才是金庸心目中真英雄、大英雄的标准。

但也是到《鹿鼎记》,似乎金庸到了见山不是山的境界,又出现英雄平庸化、虚无化甚至丑化的倾向,纵观全书,在金庸笔下似乎只有陈近南一人堪称真英雄。

发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
2023-03-28
文娱 社会 生活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大会举行,习近平检阅部队

“大阅兵传递信号,中国不会再受欺侮”

更多台湾人会意识到,祖国大陆才是自己的靠山

“中国自主研发能力惊人,令人叹为观止”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文艺晚会《正义必胜》举行,习近平等出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