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那些中考成绩只能到后50%的学生里去培养,能培养出多少合格的?

【本文来自《职教、大专在就业市场上遭歧视的原因,是因为优质生源几乎全部汇集到本科教育体系》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你的意思是说其实现在绝大部分学生都是努力用功的,成绩都是不错的,就是这个50%的比例太残忍了,不应该有这个比例,应该让有意愿的初中生都能上高中,上本科。说到底你还是不明白职场上学历歧视的根源在哪里。

不过有一点我的看法和你近似,那就是50%的比例确实不是个好办法,只是国家急于发展职教而采取的临时抱佛脚策略,以免职教院校只能招收到纯学渣。但在这个办法下,基本上还是成绩靠后的那50%初中毕业生去走职教体系,而成绩前50%的初中毕业生依然去挤高考(以及日后考研)的独木桥。但实际上各行各业,特别是制造业一线大量需要的技工、技师,你觉得从那些中考成绩只能到后50%的学生里去培养,能培养出多少合格的?

80年代初,我二姨、二姨夫都是以很好的成绩考进铁路系统技校,毕业后分配到车辆段、机务段,很快成长为业务骨干。他们当年的同学中,大部分也都是中考成绩较好者,分配到工作单位后基本上都是挑大梁的骨干能手。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当时的收入、社会地位以及单位内部的各种待遇等,都是不错的,在时间成本上也划得来,三年学出来就能分配工作,吃上公家饭,所以能吸引很多家庭条件一般,成绩不错的学生报考,这些学生本身的素质也能撑起学校的教学质量。

但后来就业体制改革和高校扩招,直接代价就是摧垮了职业教育体系,优质生源几乎全数去走高考独木桥,职教体系只能收到学渣,学渣成堆导致职教院校毕业生素质陡降,在用人单位和社会上广受恶评,进而导致职教院校毕业生难以找到薪资待遇较好的工作,广大用人单位也从自身实践中普遍认为职教院校毕业生“不中用”,这反过来又进一步让广大学生视职教体系为深渊畏途,职教院校越发只能招到不好的学生,多年下来,社会各个圈层在此事上的思维方式都已被固化,难以打破。

要想打破这个怪圈,最理想的方式是能让职教体系院校像过去那样,能招收到成绩较好的学生,这种学生毕业工作后,能很快成为生产一线的业务骨干,以使得用人单位能够逐渐认可职教院校能培养出有较好技术基础和素养,工作后能很快上手的预备役技工、技师,继而能让技工、技师的薪资待遇得到明显改善,从而形成正向循环。

但我上述的这些只是理论上的设想,实际情况非常复杂,就比如这个50%分流,并不是良方,但想制止职教体系一直烂下去,同时又不大动现行高考体制,只能先把这个不算好的法子用起来。而且话说回来,不管是给职教生放宽升本台阶也好,还是像有些人说的那样直接把职教体系取消大家全能升本也罢,总还是要面对那个问题,就是大家都想找的“好”工作(地方好薪资待遇好福利好社会地位高说出去有面子等等)总是稀缺的,相对较少的,学历歧视只是现在各类用人单位用得最方便的一个筛子。

即便像蛙岛那样不管成绩好中差都有大学上,都高高兴兴拿了学士学位本科文凭,就业时难道就真一视同仁了?到时候筛子的标准就会往双一流硕博去抬了,现在就业形势不好,双一流硕博的机会和初次就业待遇都在下降。

发表于湖北省
2023-03-09
教育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有个‘坏习惯’,我进工厂戒不掉,孩子也染上”

外媒又炒作中国赴乌维和部队,白宫回应

美国又下黑手:撤销三星、SK海力士在华工厂豁免

“干涉内政!”日本忍不了了,最后一刻取消访美

从DS这串“乱码”到寒武纪爆发,更大惊喜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