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广西各市GDP和人均GDP,大市萎靡,小市崛起
2022年,广西各经济总量大市的增长普遍偏慢,全区GDP排名前四的城市,实际增速却是最后四名。而GDP第五以后的中小体量城市,实际经济增速则全部快于全国平均值。这种情况,全国罕见。
先来看首府南宁,2022年GDP为5218亿。南宁经济结构有很明显的短板:缺乏拥有造血能力的工业。本年度,南宁三次产业占比为11.5:22.7:65.8,第二产业占比仅20%多。而在第二产业中,建筑业又占了接近一半的份额,留给工业的增加值甚至跟农林牧渔业差不多。国内其他较发达的省会,都有一定规模的先进制造业;较差一些的省会,一般也有冶金等传统工业作为支撑。而南宁在这一项上是缺失的。
广西的工业大市是经济总量排名第二的柳州,2022年为3109亿,三次产业占比为9.2:41.6:49.2。本年,柳州规上工业增加值下降2.3%,受其影响,GDP实际增速出现负值。柳州三大工业行业为汽车、冶金、机械,其中最主要支柱为汽车,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约40%,是五菱的主产地之一。本年度,尽管新能源汽车产量有所增长,但柳州的汽车总产量比上年下降了7.0%。
柳州之后,2000亿级别的城市有前省会、以风景闻名的桂林和人口大市玉林,两市实际增速均为2.5%。桂林受旅游业和房地产的萎靡拖累了第三产业;玉林的工业承压运行,本年度规上工业增加值下降了0.8%。
不过,本年度广西有4座城市名义增速超过了10%,分别是北部湾沿岸的钦州、北海、防城港和沿边城市百色。钦北防三市除了有面向海洋的优势,各自也都有突出的工业。如防城港的钢铁、钦州的石化、北海的电子信息。这些产业,在关键时刻都能起到经济压舱石的重要作用。
从人均GDP来看,各市排序为防城港、北海、柳州、南宁、钦州、崇左、梧州、桂林、百色、贺州、来宾、玉林、贵港、河池。14个地级市中有3个人均超过1万美元,河池不足5千美元。人均最高的防城港是最低河池的2.7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