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为女性不吐槽彩礼,“彩礼”是民风问题,不是男女问题
【本文来自《为何彩礼话题观网的女性如此之少,发言更是没有?》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被唯恐天下不乱的那啥棍小编挑起来了,那我就整理一下。)
我身为女性不吐槽彩礼,是因为我四川人,众所周知四川不要彩礼,但是要贤夫良父,夫为妻纲……哈哈哈开玩笑的哈,其实在我眼中,彩礼是一个民风问题,而不是女权问题。这不仅是我的观点,也是一位广西观友的观点。之所以在最热闹的时候没发言,是因为看到不少评论,包括网上的“女拳评论”,都把彩礼归到男女对立上去了,不想掺合。就我所看到的情况,重男轻女的地方,比如说北方,比如江西,那里的彩礼重。像四川、广西、广东,女性地位高的,彩礼轻。
我结婚时没要彩礼,双方都是大龄相亲青年,互相很客气,我嫁妆有一套房,男方无房无车,就主动给了我父母两万,我父母当即还了四万。男方父母见状再给两万。也就是说,双方父母各拿出两万资助小两口。但我另一位四川女同事,父母要了10万彩礼,但那是因为父母不痛快这场婚事,远嫁、女儿刚毕业 、男方年纪更小,雷点全踩了,气得扬言非10万不可,男方父母居然真给了。后来小两口婚礼还了5万,外孙生了再给5万。
20年前我读大学,我一北方女同学,她直接说她家的暴发就是靠收彩礼。她淡漠的说,她身体不好是因为从小东躲西藏,饥一顿饱一顿的。她是超生的,她三姐、四姐都是超生的。我听到非常震惊,我第一次见到与父母有仇的小孩。毕业后,她的家人打电话问我知道不知道她去哪儿啦,她跟人私奔啦!我找到女同学的老乡打听,老乡说,女同学想摆脱父母掌控,因此只有“结婚”这条路,于是她就随便找个男人私奔了,达到目的后,她就离婚了,直到此时她才是独立的一个“人”。我难以理解这种方式。我爸爸说,在北方那些重男轻女的地方,女性“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女性只有出嫁了,才不算是娘家人了。
所以,我认为,“彩礼”是民风问题,不是男女问题。纠正畸高彩礼,从移风易俗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