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用营销压过小破球2,但质量这块却差得远得远,在剧本这块更是粗制滥造
【本文来自《再次简单地总结一下《满江红》的问题》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几千万人看了这个电影只能说明有人看,至于是怎么看的,这受宣发、排片等多重因素影响。
而且你一看就是很不清楚这些片方是如何打着像“岳飞”这种主旋律标签跟各单位合作的,我夫人他们部门当年就是被上面要求必须都去看xx春节档大片,还要照片打卡,她当时的操作是买了票,去影院门口照个相,然后随手把票扔垃圾箱里。
类似的操作,可以无限延伸,所以所谓的票房,能说明的东西很有局限性。
此外,很多去看电影的人,都是认演员的,比如我夫人最早想去看《满江红》,是因为里面有沈腾。片方对这点也是很精明的,特意安排了沈腾、易烊千玺这些都可以对应到其粉丝群体的演员。
还记得那个在电影院给易烊千玺拉票的大妈吗?这就是粉丝经济。
这些在商业运作层面具备一定合理性,但是电影他并不完全是商业,电影工业代表的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满江红》用营销压过小破球2,但质量这块却差得远得远,在剧本这块更是粗制滥造,消费岳飞,特别是喜剧的加入,是纯粹的、恶俗的商业目的,这些问题客观存在,你没必要通过自我降维来回避。
正如沈毅老师所说,中国的市场缺乏良好的生态与风气。说白了就是很多很low的东西,因为国民审美水平参差不齐,形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的形态。这个道理与流量明星是一回事。
你非要强行说这些事情是合理的,老百姓就是要奶头乐,不支持这种奶头乐就是无视人民群众,那我只能告诉你,民主不等于民粹。
麻烦你回顾回顾三个代表的具体内容:1)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2)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3)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请你解读解读什么叫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的文化的前进方向”?为什么这一条要在第三条的前面?
如果一个国家没有对于先进文化的坚持,没有对落后、庸俗甚至媚俗的、彻底拉低人民群众审美的事物的批判,那所谓代表广大人民的就只有像西方选秀政治那样的随波逐流,民粹。
而你跟我们的争论,恰恰印证了“三个代表”思想作为一个整体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