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火灶对做菜的好坏而言,其容忍度更好一些,生手也不会做出很差的菜
【本文来自《为什么总说柴火炒菜更好吃?》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柴火灶温度高且较均匀、稳定;柴火灶的锅是生铁锅,比较厚、大,再加上其材质和形状,导致导热和含热性能优秀(升温和降温都不会太快),特别是菜的受热性也比较均匀持续;同时如果放好了灶火和学会了用大锅的厨艺,也能很好地调整并保持温度(比如要爆炒的话,必须先把灶火烧旺盛让锅先热,并且后续的火力也要较旺,如果炒同一个菜的中途需要舔柴,则以烧起来火力快且猛的材质好的劈成细条的木材或枯枝、枯叶为上——麦秆、稻草、玉米杆、玉米芯等都不太适合,松枝松叶和劈成细条的木材为最优;调节温度时,一般通过开炒前用水洗锅或宽油润锅,或者炒中在菜的周边沿着锅的边缘绕圈加水,等方式)。
柴火灶,首先考验的是放灶火的技巧,主要是灶火的适合与稳定,需要重点注意的是不能持续地火小锅冷,而对锅太热的宽容度反而要比煤燃气灶和电磁炉宽容一些(短时间火力大也没什么影响, 其实短时间火太小也影响不大)。其次考究的是用大锅的厨艺,比如不会宽油、加水、翻炒等的技巧与时机的话,是炒不好吃的——但也不会太难吃。
相对而言,柴火灶大铁锅在炖、煮、蒸的方面,其优势要明显一些,炒则是因为上述两个技巧要求很高,一般只有专业厨师才能发挥出来其优势。
总之,柴火灶对做菜的好坏而言,其容忍度更好一些,无论是生手还是非擅长者(当然前提是不能连灶火都放不起来,也不能罕见的锅太热都不会冷锅),都不会做出很差的菜(不像其它灶、锅那般焦糊、变味等情况般常见)。但要做的好吃美味,就需要较高的厨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