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类整个社会层面来看,机器人或机器替代大部分人基本上就是悖论
【本文来自《如果大规模使用机器人,我们的制造业怎么办?》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1.不管有多少个行业,创造多少个新工作,但是最终人类发展到最后行业是固定的,工作岗位总量是固定的。
2.不管知识的海洋有多大,我们人类的发展总是有尽头的。
下面内容基于以上两点,假设我们人类发展达到了尽头的时候(或者发展到全行业自动化的时候,当然这时候人类发展可能还没有到尽头)
我们假设到时候每个人都有一个机器人可以代替人劳动,那你坏消息和好消息就不成立。
先说“坏消息”是否会因为机器人替代人创造 的产品销售不出去呢?
比如未来全是自动化工厂,人们都没有工作,按你逻辑大概是自动化工厂会倒闭,可按我想法,国家接收这些自动化工厂,并让机器人(或每年从公民选一部分人)维护这些工厂。
因为技术专利是有时限的,如果资本家想保持自动化工厂,那么国家可以和公民自己建一个自动化工厂,如果资本家想卖掉自动化工厂,那么国家接收就很顺理成章,而不是让自动化废弃从新建一个需要人的工厂。(有人说资本家会升级自动化工厂,保持自动化的优势,但是子要自动化后任何升级涉及的基本是ai效率和机械效率,对人形成不了什么影响),资本家在社会运转中不是必须的。
“好消息”里的机器人如果可以代替大部分人,那么理论上大部分公司和工厂已经实现了自动化,实现了自动化那么就会又回到上面说的,解雇没什么意义,因为不可能解雇一个机器人重新招一个机器人,那些机器人可以说是为全社会运转的,如果说每个人都有一个机器人,然后让机器人去竞争工作,机器人有工作,人就有饭吃,机器人没有工作那人就没有饭吃,这很不合理,社会生产x个机器服务y个人(x<y),在我看来比较合理。
"1.不管有多少个行业,创造多少个新工作,但是最终人类发展到最后行业是固定的,工作岗位总量是固定的。
2.不管知识的海洋有多大,我们人类的发展总是有尽头的。"
----理论上是的,但仅限于理论。就像地球上的石油,50年前就说50年后会枯竭,但50年后比50年前储量又多了。如果50年来,石油储量每年都在大幅度减少,那么现在就讨论石油枯竭后是有意义的。
在几十年前,无论如何也不会想象有UP主,网络直播这样的行业,无论也不会想象中国有1000万以上的快递员。
“可按我想法,国家接收这些自动化工厂,并让机器人(或每年从公民选一部分人)维护这些工厂。”
-----那么人干什么呢?第一种情况,白拿国家通过机器人获得而分配的财富,出生即退休吗?如果是这样,这将出现人类最恐惧的事,就是社会财富是由机器人创造的,机器人将支配人类。那就不是作者讨论的机器人代替人的问题,而是机器人从肉体上消灭人类的问题了。一个不创造财富,但却有着高度智慧的物种,另一个物种(机器人)会允许你生存吗,你能生存吗?而那时,国家又是什么呢,是机器人的国家,还是人类的国家?
第二种情况,人还是要创造财富,那么就是工作,也就不存在机器人替代人的问题了。
所以从社会某一个很小的区域或领域来看,人类掌握工具的进程就是一些职业消失,这部分职业失去工作的进程(也就是机器人或机器替代人)。但从人类整个社会层面来看,机器人或机器替代大部分人基本上就是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