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白酒有了更多的选择,如琅琊台,沱牌,西凤

【本文来自《“为什么黄酒不能成为主流?”》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坐标青岛市区。我也胡乱讲讲酒,1976年刚上小学的时候,拿一分钱去小卖部买铅笔,遇到一个刚下班的人,目测岁数在四五十岁,此人进到小卖部掏出一角钱给营业员,营业员熟练打开装散白酒的瓮,用酒提把酒打在碗里,此人拿起碗一饮而尽手背擦擦嘴,边吧嗒嘴边对张望着他的我说了一句过瘾,此人全程都没跟营业员交流一句,明显是常客。

我的印象里,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中期,家里逢年过节来客人男人是喝栈桥白干,兼有青岛葡萄酒厂产的葡萄酒樱桃酒一类的给妇女儿童喝,到了八十年代后期开始凭票供应瓶装青岛啤酒了,但是一开始喝不惯青岛啤酒说有股子马尿味。在小酒店里有铝罐装散啤酒,因铝罐形状俗称喝炮弹。

九十年代白酒有了更多的选择,如琅琊台,沱牌,西凤,竹叶青等本地的栈桥白干沦落成低档酒。

听港务局工作的亲戚讲,北朝鲜来的船采购物资单就点名要栈桥白干。随着国家发展,家里的青岛啤酒也有多个SKU,有时候还会放过期了。夏天也会和朋友去酒店喝点纯生扎啤,随着年龄大了也快要到了戒酒养生阶段了。

发表于山东省
2023-01-30
生活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新西兰防长咋呼:中国太让我意外了,敲醒我

印度高官膨胀了:不想当下一个中国

卢拉庆祝中企开厂,内涵美欧:谁想走就走吧

美俄首脑峰会“如会”,拍完照得不到的依然得不到

“特朗普倾向于乌克兰割让领土,而非停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