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要给螺蛳粉申遗这事 原来是假的?
来自:新浪辟谣栏目@捉谣记
近日,一则关于“韩国网友号召为螺蛳粉申请非遗”的消息引发中国网民关注,网友们纷纷指责:抢走端午节、抢走孔子还不行,螺蛳粉你们也要抢!这是要帮宇宙申遗的节奏吗?对此,螺蛳粉原产地柳州当地官方甚至还作出回应,让中国网友不必担心,称螺蛳粉现在是广西非遗,正逐步申请国家和世界级非遗。然而,这样一条引人注目的消息到底是真是假?捉谣记通过采访在韩留学生及网络搜索整理,发现这条信息并不靠谱!
网传截图:韩国网友称螺蛳粉是大韩民国血液里的传统味道
首先我们大致看一下这条消息的内容。一位“韩国网友”在社交软件Instagram上发文称,“虽然第一次吃螺蛳粉,但这种感觉很熟悉,口感很像韩国的拉面,细细品尝后又有一种泡菜的酸甜口味,简直是流传在我们大韩民国血液里的传统味道啊。想为螺蛳粉申遗,把这个极富韩国特色的视频,像端午祭那样,成为韩国另一张名片,推广给全世界!”随后下面有不少韩国网友点赞支持,甚至有人表示,“不转不是韩国人”!
网传截图
捉谣记求证:截图里的文字不像出自韩国人之手
“不转不是韩国人?”小编怎么隐隐感觉到那么一丝丝熟悉感呢?怎么这么像国内一些人传谣时的口吻呢?
果然,捉谣记浏览韩国相关新闻网页评论区后发现,就连韩国网友都表示,这个消息让他们一头雾水,上面写的很多韩语甚至都看不懂。其中,最多的评论是:“什么是螺蛳粉?我们根本不知道!”其次还有:“如果想用韩语书写,请搞清楚语法,不要写错句子”。甚至有韩国网友直接指出,“‘螺蛳粉’这个单词在韩语字典里根本都没有,这是中国人用的词语”。
韩国网友对该消息的评论
随后,捉谣记又联系到了几位在韩留学的朋友,他们亦表示根本没有听说过这回事儿,看过上述传闻截图后,有朋友表示,韩国人日常交际里根本不会这么说话,这更像是中国人假扮成韩国人用韩语发布虚假信息;还有朋友表示,他已经看到有人出来辟谣了。
除了捉谣记对截图中的韩语产生质疑,其实已有许多颇为理性的网友也提出了质疑。例如健康博主@手可摘青檀 便详细指出了其中的语法问题(如下图):
另外,为了找到网传截图的来源,捉谣记通过韩语关键词在Instagram进行搜索,并未找到最初消息发布源,甚至也未找到除了网传截图外的其他重要线索。按理说,该话题颇为吸睛,截图也不应该只有这一个版本传播出来,目前这样的结果反而让人生疑。
综上,捉谣记基本怀疑,关于“韩国网友号召为螺蛳粉申请非遗”的消息很大程度上是非韩国人伪造的图片,为的就是激起中国人的民族情绪,进而煽动舆论。尽管小编未能找到原图最终的出处,但可以确定的是,上述消息并不靠谱。
关于韩国申遗的几个谣言 别再因此愤怒了!
其实,这样的情节并不是第一次见。不知何时起,韩国被冠以喜欢抢中国遗产的称号,每次有类似消息传出来后,国人愤怒至极,总是群起而攻之。但背后有多少真真假假,似乎中国网民们从未认真关心过——骂完爽了就够了,管它真假!
例如一,2005年网上传韩国为“端午”申遗,称端午节和屈原都是韩国的。实际上韩国申遗的是“江陵端午祭”,和中国的“端午节”没有直接的关系,和屈原也毫无关系。
例如二,2006年网上传韩国称中医为韩医并申报世界遗产,称李时珍是韩国人。实际上韩国只是为《东医宝鉴》这本书申遗,并没有提到中医。
例如三、2006年网上传韩国称孔子是韩国人,并为祭孔大典申遗。实际上韩国举行释祭大典,拜祭包括孔子在内的中韩名人,且并没有提到孔子是韩国人。
例如四、2007年网上传韩国首尔大学教授朴正秀称汉字是韩国人发明的,要为汉字申遗。实际上首尔大学并没有朴正秀这个人等。
捉谣记认为,是我们的必然是我们的,不要害怕、不要愤怒,更不必借机传播谣言,刺激国人情绪,我们的民族自信不需要借助谣言被激发,它应当早已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