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印象:卡纳克和卢克索神庙
最早知道卡纳克神庙是从电影《尼罗河惨案》。是1978年版Peter Ustinov演的老版,不是2022年Kenneth Branagh的。记得大家在卡纳克神庙里游玩的时候,有人从柱顶上推下一块大石头,意图害人。那时就对卡纳克神庙巨大的柱子印象深刻。
卡纳克神庙在卢克索,与卡纳克神庙通过3公里长的神道相连接的还有卢克索神庙。这两个神庙当然都在卢克索(Luxor)。
卢克索是阿拉伯人的称呼,意为“城堡”,这是阿拉伯人征服埃及后的名字,在希腊-罗马时代称为提比斯(Thebes),在古埃及可能称为“瓦塞特”,权杖的意思。阿拉伯人看到这里巨大的神庙后,情不自禁地称为qasr,城堡的意思,英文castle也是同源的。qasr后来异化为Luxor。阿拉伯人不能想象:那么巨大、雄伟的建筑竟然不是宫殿,而是神庙。古埃及人倒是好想象:他们对来世更加在意,所以金字塔、陵寝、神庙辉煌不凡,但尘世的宫殿、住所就将就一点了。据说考古发现众多古埃及神庙、陵寝,但没有发现过宫殿,至少没有保存较好的宫殿。有些神庙旁边发现僧侣的住所,只有简陋的干打垒。
卡纳克也是阿拉伯名字,意为“城墙围起来的村子”。这是阿蒙大神的庙,自然宏大、辉煌。这也是少有的有几条轴线的神庙,一条标准的东西轴线外,还有南北向的通往卢克索神庙的轴线,还有一条通往西岸Hatshepsut墓葬庙的轴线。
卡纳克神庙尽管宏大,当年也被沙土掩埋不少。结果法国人发现这里时,自作聪明放尼罗河水“引水冲沙”。沙土真是冲掉了,但很多矗立千年的柱子、墙体倒塌了,后来很多年才逐渐修复起来。
卢克索神庙不是敬奉特定的神明的,而是法老加冕的地方。亚历山大也在这里凑热闹,算是他对埃及文化的致敬。
卡纳克入口的地方有一个小方尖碑,据说这相当于庙门的幌子,告诉过往的人们,这里有神庙,快近来朝拜。方尖碑顶上当年包金,在早晨的阳光下,熠熠生辉,更加招摇了
大道两边是狮身人面像或者狮身羊头像,公羊是大神阿蒙的象征
新王朝时代的柱式更加古朴,常用纸草形象
卡纳克中央的大厅的柱子有21米高,两侧的柱子是13米高,原来都有石板顶棚的
Ramses II的像到处都是,这里当然少不了
卡纳克最有名的就是这些巨大的柱子,周长达到10米!看着这些大柱子,是不是《尼罗河上的惨案》的味道有点回来了?
弄成黑白试试,看效果是不是更好一点
一帮疯婆子在闹妖
3公里长的神道从卡纳克神庙一直通道卢克索神庙
卢克索神庙的大门前当年有两根方尖碑,但右面的被国王穆罕默德·阿里送给法国了,现在巴黎协和广场的中央
落日映照下的卢克索神庙
看着像希腊神庙吗?嘿嘿,这比希腊神庙早2000年
当年也是沙土掩埋厉害,所以旁边的清真寺是造在当年掩埋基础上的,看着高出地面好多,实际上当年那才是地面
几个爱时髦的埃及姑娘
很多坐像、立像的脸面被破坏了,这是波斯时期干的,不想留下偶像崇拜的对象
向神明进贡的场景
亚历山大在这里为自己造了一个Chamber of Divine Birth,编造了一堆君权神授的故事,也算本土化的尝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