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干部工资与工人工资,是一样的吗?
【本文由“印加节度使”推荐,来自《六七十年代,我们这个中等城市,工资最高的是发电厂和煤矿工人、炉前工等高危行业》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周师傅:工人为社么觉得自己是主人,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工人和干部的待遇是差不多的。以吃粮为例,当时根据工种定粮。困难时期我在市委工作,当时市委干部是21斤粮,工人普遍比干部多,某些工种能到50斤粮。
梁师傅:有一次我们单位发奖金,干部奖金是4块钱 ,炼钢工人的奖金是6块钱。由此可见,当时的干部才真正是人民的公仆、人民的勤务员。那个时候当干部只有多做事的,干得不比工人少,拿得不比工人多。当然,你问我们工资有没有差异,也有差异,但是这个差异很小。
张师傅:你说工人和干部的工资有没有差距呢?
这也有差距,但这个差距小,很多工人的工资比干部还高。
我们厂里面有一个8级钳工叫李孟虎,工资待遇相当于县级干部的收入。他一个人的工资就够全家人生活,而且还生活得很好。
他有8个小孩,后来这些小孩有上中专的,也有上大学的,很有出息。你想想现在,你一个工人的工资能够养活8个小孩?还要读书哟!根本不可能。
来源:搜狐https://www.sohu.com/a/194389513_796605
这米嘉山就只会复制粘贴,不懂当年社会的实际情况。下面听我细细来说。
1.“工人和干部的待遇是差不多的”,干部24级制,工人8级制。干部工资与工人工资在网络上都有资料可查,这怎么能一样呢?
2.“以吃粮为例,当时根据工种定粮。困难时期我在市委工作,当时市委干部是21斤粮,工人普遍比干部多,某些工种能到50斤粮。”这就是不根据实际情况胡乱对比了。工人只有重体力劳动情况下,才会给粮食补贴、岗位补贴。这都不是工资的组成,这是补贴或津贴。只要不做这个工作了,补贴或津贴就立即取消。这就是当年企业工人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人在在职的时候月收入是正差距,到了退休以后是负差距的重要原因。企业干部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干部月收入在职与退休之后的差距原因也是如此。
3.8级工人,在工人里面数量是极其稀罕的。成千上万的工人里面大概有一个。评上8级工有两个重要条件,一是资历要老。这个资历老,不是指在资本家的工厂里干活的资历,而是跟着共产党的队伍干活的资历。一般来说获得这样资历的人多数是抗战时期的八路军军需工厂工人。对应解放后干部中的县处级是不奇怪的。条件之二就是技术,这个就不多说了。其实当年很多的8级工就是钳工,我们单位里就有一位。为什么只是钳工,原因是很明白的。照顾资历是非常重要的。
4.当年一位对应县处级干部级别月工资130元不到。这位钳工家里有8个孩子,每个月每个人头上15元,达不到1978年全国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343元,即接近每天1元钱不到的水平。他家生活水平如何,大家可想而知。
5.这位钳工的后代,有上中专的、有上大学的,这是完全符合当年政治、社会规则的。我们这里不但有上面的内容,还有参军的、当飞行员的等等,原因很简单嘛,人家是老八路。这不奇怪。当然,也有这样的家庭后代子女还是继续当工人也有,这没什么不好。但是比起可以担负国家栋梁之才的子女培养,显然是差了一些。这个与家庭环境教育与子女个人努力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