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时期真的强盛吗?

【本文由“大水风”推荐,来自《以贸易换和平—— 北宋用“货币战争”克制了强大的辽朝》评论区,标题为大水风添加】

胡说八道,之前高粱河车神是傻吗?如果收复燕云十六州,宋朝就不用那么多军队防范北方入侵,宋朝也不会为了岁币,横征暴敛,成了少数几个在王朝中期就遍地农民起义的王朝。

宋朝其实是因为缴纳岁币导致本国的货币准备金和硬通货大量外流,自己为了保证经济运行常年滥发纸币,导致劣币驱逐良币。自己给自己制造通货膨胀,经济收支常年不平衡。宋朝其实是个相当孱弱的王朝,军人困顿百姓贫困,党争不断。至于外贸,很多时候外商来宋朝只卖东西不买东西,只要铜钱。导致了货币的进一步流失。

金瓯缺是整个宋朝的致命伤,宋真宗起安于现状导致最后自身崩溃,也说明国家不统一必将给人民造成巨大灾难。

发表于北京市
2022-12-31
历史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评论155条

guan_15971363311612

2023-01-01 20:23

来自北京市

HG版CHERRY

2023-01-01 17:44

来自天津市

说宋朝武功外交不行我同意,某人驴车漂移也确实是把宋初的精兵几乎送光了(虽然我觉得他儿子可能更不是个玩意)。

但说宋朝要记住几点事实:
1,宋朝熬死了辽金西夏和蒙古(蒙古1259年蒙哥死后即分裂,而南宋1279年才被元朝灭掉,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说宋元交替,不说宋蒙交替的原因,元朝和蒙古帝国的关系比较类似俄罗斯和苏联)
2,南北宋加在一起,总共爆发过433起农民起义,相当于平均每年约1.36起,看着吓人,但实际上其中430起都是小打小闹,规模不超过一州一县,大的三起是【北宋初年的王小波、李顺起义,在四川地区,持续约两年】、【北宋末年的方腊起义,在江浙地区,持续约一年】、【南宋初年的钟相、杨幺起义,在洞庭湖地区,持续约五年】,《水浒传》里的水泊梁山起义名头大,但其实规模小的可怜,只是那430之一。明朝那种“全国性”的农民起义在整个宋代都是闻所未闻的。宋朝有那么多起“小微”级别的农民起义最大的原因其实是因为宋朝文官压制武将,导致各地军事力量对于起义等活动的反应太慢,虽然实际上很多起义都只要当地驻军“武装游行”一下就会平息,但他们要先写报告申请,等批复回来才能行动。
3,宋朝海运贸易规模其实是不如明朝的,毕竟明朝时期正是地理大发现的时候,美洲的白银像疯了一样的往中国运,但宋朝在往外边送“岁贡”的前提下,能做到朝廷财政充足,甚至商业税收超过农业税成为最大的税源,而整个大明,海运贸易提供给朝廷的税金几乎微乎其微,海运财富几乎全部流进了私人的腰包里。

整个宋代的特征就是内政处理相对灵活高效,经济方面国家对于海运贸易极为重视,并且监管得当,商业税超过农业税成了朝廷最大的税源,也因此虽然从宋初开始土地兼并问题就很严重(北宋初年的王小波、李顺四川起义就与土地兼并有关,但北宋处理内部矛盾这块确实有一手,针对重点下药,很快解决了问题,之后整个宋朝四川都没再乱过),但农民整体生活压力较小,失地农民也可以相对容易的前往城市寻找工作。

民生相对稳定,朝廷手里又有足够的资源,政策调整也比较快,要不是高粱河车神彻底弄崩了和武将之间的信任,搞出了小厮亲随领兵、打仗必须用阵图之类的破事儿,宋朝其实没那么落魄

9

1.我说过与其说宋朝熬死金辽,不如说辽金根本没有进化出统治中原能力,入侵中原的耶律德光被人赶了出来,最后回到故土已经变成人干。他一个游牧政权一年四季到处漂泊连个固定首都都没有怎么整合自己的力量?宋徽宗引金灭辽,最后让人看出宋朝外强中干,金朝立刻起了入侵之心,但是也没有统治中原的能力和决心,不然就不会有北狩了,金朝首先建立伪齐,后宗室内部为了是否入驻中原多次内讧,海陵王和金世宗来回迁都就是明证。直到最后蒙古终于从通过北方汉人掌握了统治农耕民族技术,于是宋朝也就完蛋了。
2.宋朝虽然没有全国性质起义,但是每次镇压起义的原因都是横征暴敛。
具体到王小波、李顺起义,正如前面所说,宋朝在征服四川之后,对传说中的“天府之国”进行了严厉的盘剥和管制。即便在全师雄领导的兵变发生后,也几乎没有调整统治策略。
文献记载,北宋前期,全国税额最高的地方,基本集中在川峡地区,形成“天下商税,四蜀独重”的现象。宋太宗淳化年间,朝廷为了从四川搜刮更多财富,将当地的支柱产业——布帛业、盐业、茶业等,全部纳入专卖管制。这就是史书所说的:
言事者竞起功利,以惑人主,成都除常赋外,更置博买务,诸郡课民织作,禁商旅不得私市布帛,日进上供,又倍其常数,司计之吏,皆析秋毫。然蜀地狭民稠,耕稼不足以给,由是小民贫困,兼并者籴贱贩贵,以夺其利……
好好的富庶之地,因为经济剥削和产业管制,几乎垮掉了。人心动荡,连活路都成问题。后来参与追剿李顺起义军的石普十分肯定地说:“蜀之乱(指王小波、李顺起义)由赋敛迫急,农民失业,不能自存,遂入于贼。”
方腊起义原因如下:
方腊救济并结交贫困人士,聚集一百多人喝酒,酒过中旬后,方腊起身说“儿子和弟弟耕田织布,一年到头劳累辛苦,父亲和哥哥全拿去挥霍浪费了。”
“挥霍浪费剩下的,又全部把它拿去奉献给仇人。”
大家都认可方腊的观点,方腊又继续说“赋税和劳役这样繁重,官吏掠夺勒索。”
“而且官员们歌舞女色,营造宫囿。”
“百姓的脂膏和血汗啊,朝廷给仇敌的奉献,还认为这是安定边疆的长远策略。”
人家方腊还是个漆园主,也就是说不是贫民都已经忍受不了了。普通人都知道政府如何丢人。
确实没有到全国起义的规模,但是每次外敌入侵是否打乱了这个步伐我们就不好说了,毕竟宋朝从十万级别以上的农民起义太多了,别人都是前期统治不稳个末期土地兼并两头高,他是从头到尾平均分布。
3.南宋海上贸易确实发达,但是说明朝不发达或者国家没有获利那是胡说,不然明朝开始哪里来的白银用来将铜钱本位更改为白银本位。相反宋朝海外贸易导致的大量铜钱外流给宋朝造成了通货膨胀。
比如说理宗时期
日本商人看重中国的铜钱,便以在日本便宜但是在中国新奇的货物,大量换取宋朝铜钱,“以高大深广之船,一船可载数万贯文而去”。如果只是正常贸易,有卖就有买,倒不至于如此突然地让通货消失,可是搁不住日本商人甚至日本朝廷有组织、有目的地回收铜钱啊。就这样才出现了台州城一夜之间铜钱消失的现象。

宋朝内部统治土地兼并严重,疯狂压榨底层百姓,对外软弱委曲求全。最糟糕的是同样的引敌灭邻错误犯了两次。要是有实力就自己出手,没有实力不要乱耍阴谋引火烧身。宋朝从来没吸取教训,最终迎来了自己灭亡,神州沦丧。


33

HG版CHERRY

2023-01-01 17:44

来自天津市

说宋朝武功外交不行我同意,某人驴车漂移也确实是把宋初的精兵几乎送光了(虽然我觉得他儿子可能更不是个玩意)。

但说宋朝要记住几点事实:
1,宋朝熬死了辽金西夏和蒙古(蒙古1259年蒙哥死后即分裂,而南宋1279年才被元朝灭掉,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说宋元交替,不说宋蒙交替的原因,元朝和蒙古帝国的关系比较类似俄罗斯和苏联)
2,南北宋加在一起,总共爆发过433起农民起义,相当于平均每年约1.36起,看着吓人,但实际上其中430起都是小打小闹,规模不超过一州一县,大的三起是【北宋初年的王小波、李顺起义,在四川地区,持续约两年】、【北宋末年的方腊起义,在江浙地区,持续约一年】、【南宋初年的钟相、杨幺起义,在洞庭湖地区,持续约五年】,《水浒传》里的水泊梁山起义名头大,但其实规模小的可怜,只是那430之一。明朝那种“全国性”的农民起义在整个宋代都是闻所未闻的。宋朝有那么多起“小微”级别的农民起义最大的原因其实是因为宋朝文官压制武将,导致各地军事力量对于起义等活动的反应太慢,虽然实际上很多起义都只要当地驻军“武装游行”一下就会平息,但他们要先写报告申请,等批复回来才能行动。
3,宋朝海运贸易规模其实是不如明朝的,毕竟明朝时期正是地理大发现的时候,美洲的白银像疯了一样的往中国运,但宋朝在往外边送“岁贡”的前提下,能做到朝廷财政充足,甚至商业税收超过农业税成为最大的税源,而整个大明,海运贸易提供给朝廷的税金几乎微乎其微,海运财富几乎全部流进了私人的腰包里。

整个宋代的特征就是内政处理相对灵活高效,经济方面国家对于海运贸易极为重视,并且监管得当,商业税超过农业税成了朝廷最大的税源,也因此虽然从宋初开始土地兼并问题就很严重(北宋初年的王小波、李顺四川起义就与土地兼并有关,但北宋处理内部矛盾这块确实有一手,针对重点下药,很快解决了问题,之后整个宋朝四川都没再乱过),但农民整体生活压力较小,失地农民也可以相对容易的前往城市寻找工作。

民生相对稳定,朝廷手里又有足够的资源,政策调整也比较快,要不是高粱河车神彻底弄崩了和武将之间的信任,搞出了小厮亲随领兵、打仗必须用阵图之类的破事儿,宋朝其实没那么落魄

9

guan_15971363311612

2023-01-01 23:42

来自北京市

HG版CHERRY

2023-01-01 22:41

来自天津市

然而实际是南北宋加在一块儿,横征暴敛程度也不如明,最大的三起“【北宋初年的王小波、李顺起义,在四川地区,持续约两年】、【北宋末年的方腊起义,在江浙地区,持续约一年】、【南宋初年的钟相、杨幺起义,在洞庭湖地区,持续约五年】”,放到明朝根本连多提一句的资格都没有。
外敌入侵也不会打乱全国起义的规模,因为外敌入侵实际上会加重全国起义的规模,一是你自己都提到的方腊起义,二是明末全国性起义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辽饷。

经济方面明朝更没资格碰瓷宋朝了,明朝中后期对海运贸易是彻底无视了的,以至于烧了郑和记录仪后的明朝连自己海运规模都不知道,明朝都变成“白银黑洞”了,结果明朝海运贸易的税收在明朝财政里居然是个小透明(明朝海运贸易使用了比较落后的包税人制度--牙人,但给牙人们制定的税额极小,海运的大头最后就被牙人、有官绅背景的海商还有哪些大海盗比如郑芝龙、刘香佬等吞噬了),更别提朱元璋还把纸币这么个应对通胀的神器给玩废了。

至于宋朝的铜钱,我只能说您的知识有点偏,日本是一直从中国进口铜钱,但您似乎不知道日本也一直在向中国出口红铜,是的,虽然现在日本是个资源匮乏的国家,但历史上的日本是个资源出口国,尤其是铜,日本的红铜里含有一定的银,因此将日本红铜铸造成铜钱再出口是个稳赚不赔的买卖。更别提当时的宋朝已经开始使用纸币了。

5

白银黑洞?明朝全国从铜钱改白银。白银从哪里来的?应该从黑洞里都跑光了?大家公认明朝从墨西哥和西班牙搞来了大量白银。难道是明朝远征了菲律宾或者墨西哥?
对付通胀你手里给有硬通货,不然就成了法币和金圆券了。1023年,宋朝印刷红黑颜色的货币称为“交子”,直至1230年,100年间同金、蒙开战,交子实际价值跌到票面价值不到一半,腰斩!百姓以银、铜、丝、铁作为真正的“货币”,宋亡!
宋日的贸易中,宋朝对日本出口大量的丝绸、瓷器、铜钱和书籍等,而日本则向宋朝大量出口黄金、硫磺和木材等。通过这样的贸易交换,大量的宋铜钱流入了日本。铜钱贸易导致了两方面问题:一方面加剧了宋朝的钱荒问题;另一方面加剧了日本铜钱短缺问题,流入日本的宋铜钱无法满足当时日本经济发展对货币的需求,输入日本的宋钱对日本的货币使用起了推动作用。大规模日本出口铜贸易给到了17世纪了。规模最大是清朝中前期,后来云南铜也逐步代替了日本铜。

9

胡铜进

2023-01-01 20:00

来自河北省

美奂美轮的北宋木建筑。高10米,可以转动。拍摄于河北正定隆兴寺。结构合理而精美。这是能工巧匠和建筑文献的共同结果。和北宋相比。故宫,圆明园的结构和制作水平退步很大。文献烧了,智慧凋零。千年之后,损失都无法弥补。疾病给不了文明这么严重的打击,但战争能。
下一次战争,我们不能输,绝对不能输。绝对输不起。jpgjpgjpg

6

蚂蚁吞牛

2022-12-31 11:16

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

美西方最希望变成宋朝,因此经常有人鼓吹宋朝。

83

已注销用户

2023-01-01 19:10

来自河南省

蚂蚁吞牛

2022-12-31 11:16

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

美西方最希望变成宋朝,因此经常有人鼓吹宋朝。

83

宋朝是一个完全文官把持的朝代;自唐朝女性权利空前高以后,宋朝就开始了裹小脚,也不知道是男性的反抗,还是文官集团的癖好;宋朝搞的那么多法律制度,管来管去没管立法集团自己,反而形成一个稳定的“吸血管”给周边提供岁币;文官集团在宋朝就没有被清算过,除非他们分派党争,这区别于皇权换代后皇帝能力过大不确定性和武官集团的战争损耗性,文官的传承方式更加稳定持久,这种传承是文字、书、学堂、师徒、圈子等,而这又能很好的和经济实力好的政治底层(富商)形成勾连,形成能量循环。所以,宋开了文官管天下的先河,但他们内没有给底层百姓带来富裕,外又没给国家带来安全,我觉得他们是不称职的一群人(这里我并不反对任何集团上台,但是他们要做到最大的公平和守护最多人的利益,这样他们才有执政合法性),不管政治层面斗得你死我活,没有足够的能力、手段,也不配统领国家,但那方上去了都应该心怀天下。

24

打开APP查看155条评论

地雷引爆新冲突!泰方威胁报复,柬方反斥“故意挑衅”

党内蠢蠢欲动,“石破茂不辞职,自民党活不了”

越南政坛“大动作”,究竟发生了什么?

美教授:中国这项技术也在反超,令人兴奋

“在美国之外,一个新的全球贸易环境正在形成”

地雷引爆新冲突!泰方威胁报复,柬方反斥“故意挑衅”

党内蠢蠢欲动,“石破茂不辞职,自民党活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