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为处理秸秆问题建起来的生物质电厂这两年相继倒闭,难道是因为农村没秸秆了吗

【本文来自《养羊合作社对农民、商人都有利,结果失败了,猜猜原因出在哪?》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本世纪初,为了治理严重的空气污染,华北等地采取了多种措施,禁止农民在田里焚烧秸秆,农民如何处理秸秆成了问题。时值国家正在推广生物质发电,生物质电厂需要大量秸秆做燃料发电。

一边是农民发愁秸秆无处去,一边是电厂稳定需要大量秸秆,配对,完美!

每一个项目投资建厂前,企业会跑遍秸秆收集半径内的村庄,了解农民秸秆收获量和处理秸秆的意愿。

农民说,太好了!不让在地里烧,我们正发愁秸秆怎么办呢。要用秸秆,拉走就是,不要钱!不行我们给你们送!

等电厂建好了,每天需要源源不断地供应秸秆的时候,农民说法变了:

农民说,谁说不要钱了!?你得买!

毕竟即使是小型生物质电厂,也会吃掉100公里半径内的秸秆。

电厂一旦开动,天天得几十吨几十吨地往里喂秸秆,一旦秸秆不够就得停机啊!所以只要电厂一建成,这个交易就成了农民说了算。

于是,秸秆价格是芝麻开花节节高。有利可图了,甚至有的地方连黑社会都介入秸秆收购搞垄断了。

电厂的燃料成本也就节节高了。第一批的六十多个生物质电厂,好像基本上都在一两年内倒闭了。

现在不知是怎么做的。

发表于北京市
2022-12-20
社会 生活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科威特:里程碑!对华合作重磅项目接近完工

39%!“瑞士举国目瞪口呆…”

就业数据两月掉25.8万…特朗普破防,开了统计局长

“特朗普把印度当成反面教材,用来威胁其他国家”

“美出口审批机构趴窝,企业界急喊:中国订单要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