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千年话公案之——李广难封

500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这是后世大多数“文化人”的口头禅。据查这句话出自唐初王勃的《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前面还有感慨他自己的“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我认为,王勃是文化天才而且是不世出的大天才,但是,自比冯唐、李广,又确实是在碰瓷。从王勃短暂的一生看,他的实践水平、人品根本不配。

还是回到李广将军吧。

出身: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其先曰李信,秦时为将,逐得燕太子丹者也。故槐里,徙成纪。广家世世受射。

个人战力: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广所居郡闻有虎,尝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虎腾伤广,广亦竟射杀之。  广为人长,猿臂,其善射亦天性也,虽其子孙他人学者,莫能及广。  其射,见敌急,非在数十步之内,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

人品: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终广之身,为二千石四十余年,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

(一次罢官回家后)广家与故颍阴侯孙屏野居蓝田南山中射猎。尝夜从一骑出,从人田间饮。还至霸陵亭,霸陵尉醉,呵止广。广骑曰:“故李将军。”尉曰:“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止广宿亭下。居无何,匈奴入杀辽西太守,败韩将军,后韩将军徙右北平。于是天子乃召拜广为右北平太守。广即请霸陵尉与俱,至军而斩之。

治军:武帝立,左右以为广名将也,于是广以上郡太守为未央卫尉,而程不识亦为长乐卫尉,程不识故与李广俱以边太守将军屯。及出击胡,而广行无部伍行陈,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不击刁斗以自卫,莫府省约文书籍事,然亦远斥侯,未尝遇害。

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

追求:广尝与望气王朔燕语,曰:“自汉击匈奴而广未尝不在其中,而诸部校尉以下,才能不及中人,然以击胡军功取侯者数十人,而广不为后人,然无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者,何也?岂吾相不当侯邪?且固命也?

上下级关系:广既从大将军青击匈奴,广既从大将军青击匈奴,既出塞,青捕虏知单于所居,乃自以精兵走之,而令广并于右将军军,出东道。东道少回远,而大军行水草少,其势不屯行。广自请曰:“臣部为前将军,今大将军乃徙令臣出东道,且臣结发而与匈奴战,今乃一得当单于,臣愿居前,先死单于。”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以为李广老,数奇,毋令当单于,恐不得所欲。而是时公孙敖新失侯,为中将军从大将军,大将军亦欲使敖与俱当单于,故徙前将军广。广时知之,固自辞于大将军。大将军不听,令长史封书与广之莫府,曰:“急诣部,如书。”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意甚愠怒而就部,引兵与右将军食其合军出东道。

人生总结(自述)广谓其麾下曰:“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遂引刀自刭。

从上面摘录《史记.李将军列传》,以现代的视角可以看出给我们呈现出一个怎么样的李广将军:世家出身、精于骑射、勇猛敢战、清廉自守、爱兵如子、追求封侯、勇于负责、追求完美,同时小心眼、自负抗上、治军无序如同当大哥。

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在,李广将军这样的人,人格魅力是非常大的,尤其在中下层。而在残酷的军事斗争中,性格和对军事、政治理解的缺陷也成了“李广难封”的死结。

西汉,特别是武帝时期,因军功封侯的将领很多,封侯的条件也相对客观:1、捕斩敌军高级将领、王室重要成员;2、斩敌千级以上,并且自身伤亡不能超过歼敌比例;3、重大战役中起到重大作用、有重大贡献;4、父亲有重大战功,儿子可以获封侯。

而且,可以看出来,武帝时期军功封侯的特点,一次达到条件就封侯,以后再有战功可以益封。但是,达不到封侯条件的,战功累计也不能封侯。李广在武帝前期和以前,也是作战勇猛,除了平“七国之乱”的内战以外,外战没有一次达到封侯标准。

及孝景初立,广为陇西都尉,徙为骑郎将。吴楚军时,广为骁骑都尉,从太尉亚夫击吴楚军,取旗,显功名昌邑下。以梁王授广将军印,还,赏不行。——这是没有一丁点政治敏感度的结果,也失去了唯一的封侯机会。政治上没脑子王勃这点很配。

李将军在后来反击匈奴的历次重大战役中战绩情况如何呢:

元光2年,汉武帝发动马邑之战,虽然因为走漏风声导致所有出击的汉军全军无功而返。

元光5年,汉武帝发动龙城之战,汉军兵分四路,车骑将军卫青、骑将军公孙敖、骁骑将军李广、轻车将军公孙贺各领一万兵马出击匈奴。李广兵败被俘,最后巧计逃回,赎为庶人。

元朔6年,汉武帝发动漠南之战。令大将军卫青率领中将军公孙敖,左将军公孙贺,前将军赵信,右将军苏建,后将军李广,强弩将军李沮等六部共十万骑兵出击匈奴,这场战争斩杀和俘虏一万多人,多位将领因为杀敌数达到标准而封侯,唯独李广的部队没有获得功劳,因此没有得到任何封赏。

元狩2年,匈奴突然袭击攻击右北平,李广领兵救援。博望侯张骞与李广一路,结果带领一万骑兵失期,李广四千人与匈奴四万骑兵遭遇,力战有斩获,但人马差不多全军覆灭,功过相抵。

元狩4年,汉武帝发动漠北之战,李广争前锋不得,作为偏师,结果还迷路了,没赶上追击和侧击匈奴主力,有责任,导致李广自杀。

司马迁在《史记.李将军列传》的太史公曰中,并没有发什么“李广难封”的感慨,而是盛赞他的人格魅力: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读《史记.李将军列传》,李广奋斗一生,抵御外辱,追求军人荣誉,是真正的英雄,李广的人品和人格魅力也足以光照历史。但是作为军事将领,在群星闪耀的武帝时期,其治军能力平平、战绩确实没有那么辉煌。

有人说,累计军功给李广封侯不行吗?我的看法,按照太史公给出的李广的人设,如果汉武帝真的给了这个“安慰奖”,等于逼李广自杀!这是个追求完美的人!

李广难封——这是一个倒在奋进路上的英雄,我们应该记住他。

李广难封——这种追求完美的英雄,不应被下笔千言、实无一用的酸腐“碰瓷”,他们不配!

 

 

发表于山东省
2022-12-09
社会 历史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驻哥伦比亚大使:中国来这是为了合作,无意取代谁

谈及特朗普,“很失望,我们成替罪羊了”

“从零开始发展行不通,我们必须拥抱中国”

“简直势不可挡!”美议员又操心起中国了

被当面说“胆怯”,特朗普大破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