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们就把足球事业当作一项工程技术来搞,今天会不会不同
【本文来自《国足的选帅方向:李霄鹏、杨科维奇、公开选聘外教、其它选帅模式》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说句泄气话,选谁都没用。
如果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们就把足球事业当作一项工程技术来搞,从基础设施、青训到国字号球队、以及足球文化和市场监管,进行体系化严谨建设,到今天不说有多大成就,至少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
当然话又说回来,这也是后知后觉……当年甲A改制开打,票房火爆,企业进场,市场托底,以为就万事OK,殊不知掘金年代,都想挣快钱,谁愿意长期投资深耕呢?甚至由于利益近在眼前,球员包括裁判都想捞偏门牟利……名将、金哨纷纷落马,可谓群魔乱舞。
高薪请外教、改个中超的名儿,有多大用啊?底层薄弱,无好苗子可选、梯队混日子、各方利益纠缠,选进国字号的队伍有的连停球都停不顺,神仙也带不好这样的国家队。
不说了,伤感情……考虑到如俄罗斯、美国等国的足球也不算顶尖,咱们也可以聊以自慰一下了:足球不太行,足以说明咱们是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