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政治”?
中国的“政治”,
西方的“Politics”(Politic)
从源头看看,到底是什么?
Politics,来自于Politic
按Merriam-Webster字典:
politic
1: political (循环定义,忽略之)
2: characterized by shrewdness (精明) in managing, contriving, or dealing
3: sagacious (明智) in promoting a policy
4: shrewdly (精明) tactful (老练 圆通)
看看词源
Middle English politik, pollitique "of spiritual or secular governance, political, sagacious, prudent," borrowed from Middle French & Latin;
Middle French politique "of the state, political, of the regulation of social behavior," borrowed from
Latin polīticus "of civil government, political" (Medieval Latin, "judicious, prudent"), borrowed from
Greek polītikós "of citizens, civic, made up of citizens, of a statesman, of a state, political, public,"
from polī́tēs "citizen, freeman" + -ikos -ic
解释含糊,最后归到“公民(市民)事务”。政治是关于城市(城邦)的,关于公民的,关于自由民的事。
英文中Politic这个词,在亚里士多德Politics(政治学)里面解释很清楚。
亚里士多德说:“人是一种天生的政治动物”,小到家庭,大到城邦,无不充斥着各种政治生活,政治学绝非政客、君王、家主的专利,它属于每一个“公民”——当然,奴隶、妇女、工匠和异邦人要被排除在外。
“公民”乃是这样的人,他们拥有政治权利,能够担任公职,可以参政议政,并定期出席公民大会,进行轮番而治——用亚里士多德的话说就是:“有权参与政治事务的人就是公民。”显然,无权参与政治事务的人便等同于奴隶了——在古希腊,妇女跟奴隶并没有什么区别。此外,公民存在着任期,当他任期届满时就会下野,成为自由民,接受其他新上任公民的统治。
城邦的本质乃是一个统治机关,在另一些地方它也被称为“国家”。国家只属于统治者,自由民是他统治和管理的对象,而奴隶和妇女则是主要压迫的对象——政治学在本质上就是研究如何通过国家、城邦来治理被统治者的学问,是统治奴隶的一种艺术。
在《政治学》中,亚里士多德就说儿童只是“假设意义上的公民”,奴隶和妇女不是公民,工匠与劳工也不能被视为公民,外邦人只有当他的母亲是本邦人的时候被当做公民。所以在一个城邦中,占人口最大多数的底层劳动者、奴隶、妇女、儿童都被排斥在统治者之外,那些蓄养奴隶、拥有财产、圈养娈童的成年男人才获得公民的资格,能够通过轮番担任公职来成为统治者。政体是他们所发明出来并为其服务的东西。所谓“公众的利益”只是统治阶级的利益而已。
(回忆课本: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国家机器是阶级压迫的工具。)
现代美国词典中,刻意隐藏了政治Politic的阶级性。这大约也是统治奴隶的一种艺术吧!
再说说中国的“政治”。
“政”者,正也。从攴正。(攴:戒尺;小责也。)
【洪範】農用八政。
(《书·洪范》:"三﹐八政:一曰食﹐二曰货﹐三曰祀﹐四曰司空﹐五曰司徒﹐六曰司寇﹐七曰宾﹐八曰师。"
农业第一,商业第二,祭祀第三,水利第四,教育第五,治安第六, ...)
【周禮·天官·大宰】建邦之六典,四曰政典,以平邦國,以正百官,以均萬民。
【左傳·桓二年】政以正民。
“治”者,治水。引申为治理。
回想一下,中国王朝政治的起源,正来自大禹治水。
因农业的需要,而治水。因治水、防疫、防备外族入侵等等需要,而行政。
自周以来,我们理想的天下,就是“正百官,均万民”。
作为中国人,我们比较容易理解西方的政治,其实和咱村里吵架、拉票等等差不多。
作为西方人,要理解中国人的政治,那可就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