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代战机隐身性能分析
首先,本人是一名入门级军迷,如有分析不到位的地方请各位多多包涵。
当今世上名义上叫做四代机(美俄称之为五代机)一共有J20,F22,F35,苏57四种,那么这几种飞机的隐身性能现在其实已经可以通过已经流出的数据进行分析,在通过数学公式进行计算,就可以得到一个基本靠谱的范围。
首先,我们要掌握一下雷达探测距离与RCS(雷达反射截面)之间的关系,(理想情况下探测距离与RCS的四次方根成正比),也就是说RCS缩小到原来的16分之一,探测距离变为原来一半。
其次f22、F35、J20 都在机头左右30度重点威胁区的隐身性能达到极低可探测性(有说法F35只有机头左右15度达到这一标准,这里料敌从宽都以F22的标准算),上述飞机的雷达反射图像呈现“领结”状分布,F117、B2的全向隐身性能是要优于F22等飞机的。
第三,RCS大小和飞机物理尺寸大小没什么关系,主要是和飞机外形设计有关(占80%以上),其次是隐身涂料性能(大约占10-20%),隐身性最好的飞机是B2(甚至能对付米波雷达)。
第四,由于物理规律的限制,隐身涂料至少厚度要达到雷达波长的十分之一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目前隐身涂料、材料、主要针对X波段的雷达,其波长在厘米级(战机火控雷达、地空导弹火控雷达多数使用之一波段),面对L(KJ2000预警机雷达波长)、S(KJ500预警机、E3预警机),等分米波时效果不佳,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隐身性能基本要下降一个量级,面对波长更长的E2预警机(UHF)、米波雷达甚至有可能下降2个数量级(米波雷达可以与隐身飞机尾翼等尺寸小的部件产生共振,增大RCS,这也是为什美国下一代战机取消尾翼的原因之一),但米波雷达的探测精度和测高能力都存在一定问题,比分米波雷达容隐发现隐身飞机只限于同等技术条件下,所以实际应用中未必比先进的分米波有源相控阵雷达(比如中国的某款反隐身雷达)效果好。
第五,雷达探测隐身飞机的性能与雷达的种类(有源相控阵是最强的)、天线口径、功率、算法、处理器能力、波长、使用环境、等都有关系,不是说波长长的一定比波长短的好用。
第六,雷达的发现距离其实某一发现概率情况下的最大探测距离(有说法是50%发现概率,有说法是70%发现概率),不是说进入雷达探测距离就一定会被发现(这方面我不是特别清楚,欢迎有人来指正)。
第七,90%以上的三代机和三代半飞机雷达只能探测机头120度至180度范围,侧面和后面只有预警和电子站能力,发现距离弱鸡(这也是为什么军演中J10经常被J20击落了还不自知的原因之一).
好了下一篇我来用数学分析一下F22的隐身性能(先透露一下我算出的结果比现在网上很多人认为的RCS要小的多,可拍的美帝!!恐怖的611所!弱鸡的大毛!)但数学算出的数字又让我不得不信。
我认为军迷必须要学好数学和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