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过几年的边裁,越位的三个条件是这样的
【本文来自《什么是越位?谁能用简单的语言解释清楚?》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伪球迷兼十几年没怎么关注足球的表示——期间更改过规则,之前的越位判定是,对方的球员有在己方最后一个后防球员(主要是后卫,补位的可能有前场球员,门将是单算的)之后的(更靠近本方球门的方向),不管有没有参与进攻,都算越位。那时候游走在越位线上的,或者基本就在越位线常住的前锋可有意思了。
后面改进了,只要没有直接参与进攻,比如队友直接射门,自己站在对面防守球员后面,只要不搞什么声东击西之类可能影响对面防守的举动,就算是己方队友跟对方守门员站在一条线上,都不算越位。足球运动为了观赏性做出的妥协。
我做过几年的边裁,越位的三个条件是:
1、在进攻方出球球员出脚的瞬间,进攻球员在对方半场。
2、进攻球员比含门将在内的倒数第二名防守球员距离球门更近。
3、进攻球员比球距离球门更近,并试图借此位置干扰对方球员争球、干扰比赛,或接门柱横梁及对方身上反弹球。
在实际比赛过程中,但凡有疑似越位,边裁都必须举旗示意越位,如果防守方已经从中获益或者已经得到了球权,很多裁判会从实际情况考虑,也可不判罚任意球,以保证比赛的流畅性。
真正对于边裁最有难度的判断是:判罚越位看的是同队队员出球的一瞬间,但经常会遇到有些纸面实力相对弱小的球队前锋却具有很强的爆发力和电光火石的刹那间接球迅速摆脱防守方的队员快速插入禁区给予临门一脚,这种防守反击式的反越位战术往往有奇效。
我个人对越位比较保留意见,你要是像男足那样经常喜欢往上压,但是又经不住对方的大范围快速跑动,自己防守跟进又拉胯,怪谁,怪场地还是怪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