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也愿意做数学家的人太少了?

【本文来自《为什么中国在中学阶段的数学比西方国家厉害,越往上反而不如他们了呢?》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数学教育的目标可以根据职业大体分为以下三类:

1.一辈子用不到大部分初等数学知识的普通人。单从应用价值来看,这类人掌握基本运算规则和技能就够了,其他知识是学习中学物理等学科的工具,同时作为一种思维训练,从经验层面看,这类人的数学水平高低与其工作、生活质量没多大关系。

2.运用数学工具的人,包括几乎所有修习理工科专业并在相关领域工作的人如工程师、科学家,部分用到数学知识的学科如经济学、人口学、运筹学、心理学以及推崇量化研究的社会科学工作者等,其工作相当大程度上依赖数学工具的人如统计局、税务局专业工作人员等;传授数学知识的人,即中小学数学教师和部分甚至大部分大学数学教师。当然,由于学科专业的差异,对数学知识和技能的要求是不一样的。这方面的教育一般是通过高等教育机构分层完成相应水平的数学教育,不同数学水平的人进入不同的劳动力市场。

3.数学家,即生产数学知识的人。

就第一类人而言,中国的数学教育无疑是非常成功的。

就第二类人而言,中国的数学教育基本上是成功的。

就第三类人而言,世界顶尖的中国数学家数量少,可能这才是中国的数学教育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这类人既需要天赋,又需要强烈的兴趣,还需要国家或公益机构的长期全方位支持才有希望成功。

本文探讨的,可能主要还是第三类人的数学教育问题。这类问题从国家层面看其实是不难解决的:比如,选拔、培养、工作安排、研究条件支持、成果传播应用系统考虑。鉴于这部分人绝对数量不多,国家包起来应该是可以做到的。

最大的问题正如作者所说,主要是社会价值取向问题,能够也愿意做数学家的人太少了。比如本文作者。😀

发表于上海市
2022-11-18
社会 教育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谈及特朗普,“很失望,我们成替罪羊了”

“从零开始发展行不通,我们必须拥抱中国”

“简直势不可挡!”美议员又操心起中国了

被当面说“胆怯”,特朗普大破防

“欧盟想‘投降’,只有法国公开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