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普通人真不喜欢看戏剧,怎么改变表演风格都没用,只喜欢现代特效影视
【本文来自《先交上社保,再来谈艺术》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有些事物,本来是不分阶层老少通吃的。
但由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思想前行,很多老产品、老事物都被新科技、新的展现方式所取代。
戏剧、胶片、苏绣、官窑、绘画等等产品事物,都有个共同点。
很久以前即服务于人民群众也服务于达官贵人,不分老少阶层高低。
但由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加工方式与展现方式都发生了重大变革。
比如照相过去都是胶片的,数码技术出来后,胶片不在服务于普通民众,转而成为少数怀旧者与有钱人的特殊玩物。
苏绣和其他刺绣过去是主流,但工业化流水线发展,导致苏绣的成本与人力只能成为奢侈品。。。普通人只买流水线的服饰,只有讲究那种复古情怀和有钱人购买。
绘画最近出现了 AI绘画。。。以后商业市场上将充斥着大量高质量的AI绘画插画游戏原画设计,而人工手工绘画将成为普通人难以获取的高端人士收藏的奢侈品了。
戏剧现在的思想还没有转变过来,还以为自己是“人民群众”的需求。。。
哎。。。有些事物,不是你想为谁服务,就能成为什么服务的。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人民群众喜欢影视游戏绚丽夸张的特效,是正常的发展。
戏剧最终只能成为怀旧者与有钱人的特殊玩物。这不是什么庸俗不健康的发展,而是和其他商业产品一样,被取代后的路线。
所以“使一件过时但有特殊审美需求”的产品,比如官窑、苏绣、胶片、戏剧、老爷车,如何能成为有钱人的收藏品才是值得研究的。
虽然我仇富,见不得暴发户买奢侈品张狂的样子,但那些久远过时的商业想要活下去只能靠吃饱了撑的没处挥霍钱的主去消费。
因为我这普通人真不喜欢看戏剧,怎么改变表演风格都没用,只喜欢现代特效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