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给的130万,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

21岁的时候,我成功申请到香港政府奖学金(HKPFS)四年130W+的资助,直博香港科技大学。

25岁,顺利以香港科技大学博士最高荣誉(Best Postgraduate Award for Excellent Research)毕业。

接着申请到美国哈佛大学的博士后。

500

我在哈佛

这是我本科毕业以后的经历,看上去一帆风顺,“人生赢家”吧?

这是别人听故事的第一个版本。

人生总有“Drama 2”,那么真实故事的第二个版本呢?

500

本科大四的时候,我放弃了直博清华,像中了邪一样,偏要一头往留学去扎。

家中“鸡飞狗跳”,爸妈反对,亲戚朋友不理解。

加之决定匆忙,准备时间较短,十分紧张地备战托福和GRE让我彻夜辗转难眠,抑郁焦虑。

面对美国名校们迫在眉睫的截止期限,所有的质疑与彷徨让我深陷自我怀疑。

所以香港政府的130W奖学金宛若及时雨,成为了我最后的救命源泉。

500

港府奖学金通知邮件

在得到这笔钱的时候,我20出头本科刚毕业。

没有买过苹果手机,也没有穿过潮牌大牌;

不懂奢侈品为何物,但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巨大的好奇心。

HKPFS让我承担自己的梦想:支持我从西安来到香港,承担了我博士期间的学费、生活费。

让我在寸土寸金的香港有了相对体面的生活。

更为重要的是:消除了父母的经济压力,能让我的父母也拥有了相对自由和洒脱的人生。

500

科大博士毕业

直博——无数人认为一条“天才”的晋升之路。

但不为外人所知的是:我身边几乎所有直博的朋友都或多或少面临着“精神问题”。

压力过大,毕业无期。

从本科时期,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创造者。

角色的转变,是21-22岁本科刚毕业的我们所很难调整与适应的。

当然这种角色的转变,只是枯燥的博士科研之路的一小部分。

更大的是对科研的未知,对成果的把控,投稿的石沉大海,未来的忧心迷茫。

这些都是会横亘在每一个博士生面前的大山。

当然,对于此部分的痛苦与彷徨,我在此就不过多赘述,因为很担心学弟妹们还没开始,就被劝退。

我今天也不想散播焦虑与恐慌,而是想要以另外一个角度告诉大家:

越是难走的路,从荆棘遍布中走来,越能收获一路的绮丽与美好。

500

不该被定义的博士生活

在很多人的想象与认知中,博士的生活意味着实验室,食堂和宿舍三点一线。

确实大部分时光是枯燥和重复的(还原PHD真实生活,不美化,不夸张)。

但是合理的时间利用与分配,其实同样可以体验到香港,甚至是世界有趣多彩的生活。

500

我偶像施一公老师讲座留念

港校,走的是英美体制的教育,因此在课业之外,拥有大量的课外实践活动。

校内有大量的社团活动,校外可以去各种大公司实习,去世界各地的名校交换等等。

都是学生时代可以利用的资源。

因此,本身就爱体验生活多样性,“不务正业”的我,还参加了香港科技大学的研究生会。

甚至后来还有幸担任内务副主席。

不循规蹈矩的日子里,我们举办过几十人的游艇趴,体会过香港无与伦比的海景风光;

500

我们筹划过几百人的大型招聘会,为同学们搭建一个与职场连接的桥梁;

500

我们甚至在一周的ddl周里,完成了香港八个学校的高桌晚宴……

500

八校高桌晚宴

从赞助开始,到现场的每一根蜡烛和气球的准备,都是亲力亲为。

500

香港作为一个国际都市,拥有着世界上最高效的机场。

疫情前三五天的小假期,亲民的机票,去澳门台湾喝个下午茶打个来回;

日本东南亚找个海岛与世隔绝,逃离生活,都是日常的生活状态。

500

而且香港的博士都有全额奖学金。

在足够支付自己生活费和学费的前提下,也能有一笔较为宽松的费用可以自由支配。

而我申请下的香港政府奖学金,较一般博士每个月还会多9千左右。

因此也算是实现了自己更好看世界的梦想。

圣诞节的日本,热情洋溢的泰国,精致优雅的新加坡,纸醉金迷的澳门,满园春色的桂林,海滨风光的珠海…….

500

泰国体验滑翔伞

不仅想要读万卷书,更想用脚步去丈量世界。

500

享受能够自己自足追求梦想的快感

虽然我本科四年,一直拿的是国家奖学金,算是实现了学费自由。

但是香港政府每年30万+的奖学金,真的让我实现了经济独立。

这里可以先简单跟大家介绍一下:

Hong Kong PhD Fellowship Scheme(HKPFS)是香港政府为博士生设立的奖学金。

旨在吸引全世界优秀的博士生来港(每年从全世界范围选取200人左右)。

资助力度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极有竞争力,甚至超过了一些普通英国大学讲师的税后收入。

而且于我而言,最有吸引力的是该笔奖学金额外设有每年1万3千多的旅行经费。

该笔旅行经费不以现金的方式给予,而是以报销的方式给到大家。

因此鼓励每一位博士生尽可能地去参与国际会议,拓展国际视野。

幸得这笔经费的支持,我去新加坡参加过国际学术会议。

500

新加坡学术会议

也体验过西班牙沉浸式的国际研讨的魅力。

500

我在西班牙

之后因为疫情的缘故,本该参与的瑞士和美国拉斯维加斯的会议,不得已暂缓举办或改为线上召开。

但我从中获得了行业最前沿的资讯,领略到业内最出色教授的卓越风采。

这些都是我求学以来一直所梦寐以求的。

500

西班牙学术会议留念

经济上的独立,也带来我人格上的独立。

我的每一个决定都可以经过自己审慎的思考与决定,因此自己想要走的每一步都可以轻松且自由。

本科毕业的时候,我的父母考虑到美国社会的不安全因素,对我想要赴美留学的梦想并不支持。

当时确实吓退了年纪尚小,且认知有限的自己。

但是香港的四年,无论是拓展的认知,积累的知识,甚至是积蓄的经济,

都让我可以自在地选择自己想要实现的梦想、到达的远方。

500

永远年轻,还有另一种可能

香港虽然是一座只有700万人口的城市,但是这座城市一直很难被定义:

她表面冷漠,但私下热情。

带着中国传统的典雅,还有几分旧式英国的高贵,甚有几分市民气的痞雅。

但是这座神奇的小岛却似乎离世界很近。

仿佛一张手就可以拥抱整个世界——无论是多元缤纷的国际赛事,或者高效便捷的国际机场。

500

香港诺贝尔奖论坛

在这个光怪陆离的社会里,你似乎可以看到任何一种活着的美好样子。

有一路满绩点的常青藤精英,也有一生随性自由的艺术家。

你可能打车就能碰到一个因为生活无聊而体验生活的富豪;

也有可能随便在写字楼里就听到什么能够改变世界的事情。

但即便你默默无闻,甚至不知道前路何方,这座城市照样可以包容你。

因为她一直保持着好奇,保持着包容,保持着年轻的心,永远在迎接另外一种可能。

500

在这座城市里,我度过了四年多时光。

她打破了我许多固有的认知,让我看到了这个世界上的无数种可能。

这种自由,年轻的朝气也终将成为我思想的一部分,支撑着我不断前行与探索。

香港这座城固然也存在不少问题,但是我能从她身上获得的能量多过于局限。

500

美国时间凌晨

作为科大优秀毕业生在线分享

我的这段博士经历,纵然路途中我有无数次的压力与彷徨,放弃与坚持。

但是这种由0到1的创造,这种无人可以帮忙,但独自探索的磨砺;

这种即使付出了全部的心力,但也有可能证明此路不通的挫折……

每一种都成为了我有限人生中的无限财富。

所以这座城、这段经历、这个时期的我,都是独一无二的故事。

500

2017年HKPFS港府奖学金获得者聚餐留念

-END-

关注我,就不会错过每一次在香港的体验:戳这里

发表于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
2022-10-19
社会 生活 港台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这是美国自信心下降的表现”

内塔尼亚胡警告布林肯:以色列不会接受

涉及俄罗斯,美国又对中企下黑手

以色列警告美国:一旦逮捕令下发,我们就对它动手

菲律宾称在黄岩岛已越过红线?中方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