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初中时我让他建立错题本,他非常不愿,可在我的高压下也勉强地这么做了

【本文来自《错题本真的是一种伪努力吗?》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个人的感受是,假如孩子确实想提高成绩,建立错题本无疑是非常好,非常省力的学习方法。儿子在初中的时候,我就让他建立错题本,他非常不愿,可在我的高压下也勉强地这么做了。初中成绩一直保持着勉强不掉队的样子。到了高中,在周围环境和同学好友的带动或者说压力下,孩子非常注重错题本,尤其是高三阶段。孩子明白了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孩子,比较难的最后两道大题他是大概率做不出来的,但是,他只要能保证会做得不出错,分数也足够他考上一个不错的大学了。

高考完,孩子把所有的书与资料都处理掉了,唯独那些厚厚的错题本,他当做心爱的物件小心的保管者,谁也不借,谁也不给看。我统计过孩子从初一开始的每一次考试成绩,单纯孩子不会做得题失分大约是8%~20%之间,单纯孩子会做确做错的失分初中20%~25%,高一15%~18%,高二8%~10%,高三基本就在5%以内了。

您有心去进行更加广泛统计的话,会发现每个孩子的这个比例很稳定。这便是学习习惯所造成的,而不是天赋。完全可以通过改变学习习惯进行提高。有些家庭教育好的孩子,一开始这个比例就很低。所以,他们的孩子看起来学的很轻松,给人以天赋好的感觉。

当孩子的这个比例在10%左右的时候,孩子自己一答完题,凭直觉就知道是否正确,再不会有那种错了也不知道的情况,这时候,他只不过不清楚错在哪了。这时候他也自然就具备了一名合格大学生的素质了。

发表于陕西省
2022-10-18
教育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这是令人作呕的政治勒索,加州不会低头”

特朗普任期“没有坏消息”:好的就夸大,差的是骗局

抗战胜利80周年天安门演练现场,视频来了!

特朗普“关税大棒”肥了一众游说公司,但有用?

“俄乌可能对协议都不满意,欧洲既然关心就爽快出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