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辈太能吃苦了,他们也不是天生能吃苦,实在是那时的生活水平太低了

来源:微博@内含子

这次国庆长假,我又专门向我娘请教了她老人家当年去山西拉煤的壮举。

我娘年轻的时候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山西了。我小时候听她讲过很多次,但那时候都是听故事,连什么时间都不知道。这次才真的弄清了。

故事发生了1971年。我们县地处平原,人口稠密,做饭和冬天取暖都严重依赖烧煤,因为没有森林供人们砍柴。秋冬还有些秸秆可以烧,春夏就更难了。

71年那年当地买不到煤了,具体原因我也不知道,想来那个年代又穷又乱,发生这样的事也不太奇怪。

我们是在河北的西南部,靠着太行山,山那边就是山西省了。山西有的是煤,大家都知道。

于是,村里就有些人异想天开,想去山西拉煤。那时候自家当然也没有机动车,就是拉着人力车过去,再拉一车煤回来。我姥娘家的村里也有些人去,带队的是我老姨夫(我娘的姨夫)。我老姨夫那时正值壮年,又见过世面,而且他会玩猎枪,还会驯鹰,是个狠人,由他带队最合适不过了。

我姥娘家就比较弱势。姥爷年纪比较大了,而且在外地教书;大舅也在外地工作;小舅才14岁,只能由我娘和我姨姨去了。那年我娘22岁,我姨19岁,她们便拉着一辆人力车跟着我老姨夫的队伍出发了。

我觉得她们那时候应该还是挺愿意去的,因为那个年龄的小孩从来没出过远门,肯定好奇外面的世界,这正是一次旅行的机会。因为路上要好多天,他们带着被褥,还带着锅碗,面粉、玉米面等等。一来没钱在外面吃住,二来那时候旅馆也不是能随便住的。去的时候空车,走得快,只用了两天就走到了山西境内,到达了昔阳附近的煤矿。我娘说他们路过过大寨。

我查了一下地图,从我姥娘家的村到大寨直线距离也近一百公里。实际上当然不可能是直线,而且很多山路,他们居然两天就走到了,还拉着车,虽然是空车。山西的煤确实又多又便宜,我娘说五块钱就能买一车。不过,那个年代五块钱似乎也不算很少,但反正我娘说很便宜。

装满了煤之后,来时那条有很多陡坡的路就不能再走,只能走大路了。他们只好先向北,再向东,走到石家庄,再走回家。路线长了很多,车也重了,人体力消耗也大,回去的路上走了七天。我娘说沿路有些供人休息的大房子,里面有煤炉,可以用自带的铺盖睡觉,但有时也需要露宿在外面,甚至碰到过夜里下雨。

历时九天,他们终于拉回了一车煤。我姥娘心疼的不行,说下次把门子烧了也不让孩子受这种罪了。

虽然我小时候听过很多次,但这个故事重新了解以后还是觉得很震撼。我自己也是个爱旅行的人,走远路也不少。最长的一次是和老婆一天从版纳的卫东村走到大勐龙。但要是跟我娘那一趟比起来,难度简直可以忽略不计。

老一辈的人太能吃苦了。他们也不是天生那么能吃苦,实在是那时候的生活水平太低了。

500

发表于海南省
2022-10-15
社会 生活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评论31条

乱起名不给过哈哈

2022-10-15 17:04

来自山东省

看到文中的跋涉我就想起了逃荒,有点像,就是距离近。
近些年没有逃荒这个事了。一方面是生产力发展,另一方面是全国统筹规划。
逃荒其实是一件很可怕的事。
逃荒分两种,一种是饥荒,一种是战争。
逃荒就是把你的家当放在板车里,长途跋涉去一个愿意让你们住下还能活下来的地方。
现在的人一部手机几件衣服就能过活,过去的人是锅碗瓢盆粮食水桶农具被褥酱菜坛子全都上。
一般人家里也没有牲口,就让家里的壮劳力拉着车,二三百斤的车,老人小孩在路上走。
拉车走土路,吃的就是存粮,但是逃荒往往是伴随饥荒或者战争,前者让你没粮,后者让你收拾不了太多,可能地里就等着收呢,那边军队过来了,只能直接跑。逃荒很少是一家出去逃的,基本都是一个村,几十户到几百户。每人想吃饱那是不可能,可能一天就半斤掺沙子树皮的粗粮。
走了一周两周,粮就断了,盐也没了,就开始考验人性了。
如果仅自己一帮还好说,怕的是战争逃荒,几千人认识的不认识的饿的要死了,像蝗虫一样啃食植被。
慢慢路上开始有死尸。如果碰上没水的地方,两天没活水牲口就要死,牲口一天最少喝五十斤水,靠存的水养不住。人吃不饱每天还重体力运动。最开始支撑不住的就是女性,然后是老人,然后是壮劳力和孩子。
粮断了人也要吃饭,就开始吃野生植物。这时候锅碗瓢盆就慢慢扔了。人没盐吃就没劲,想打猎抓鱼都没劲,能走就不错,更多的是原地等死和慢慢挪。

说回吃苦上,过去的人是真能吃苦。平日里农活不断,吃饭没油水,酱腌菜就是日常食物。热水热锅都计算着烧,可能一天就晚上烧一次锅,热热炕做点饭,做饭也不是炖炒食物,而是蒸干粮煮粥什么的配咸菜吃。燃料柴火要么花钱要么只能壮劳力去山上拉。每天都很忙,忙也忙不出什么效益,不忙就缺东西。

27

喝粥吃油条的法老

2022-10-15 15:55

来自美国

没人天生是能吃苦的。那个时候不吃苦就只能吃土。所以为了生存只能吃苦。

45

guan_16437944401819

2023-01-23 08:21

来自辽宁省

我刚退休,前几天和孩子唠家常,说起了我小时候以及年轻时受过的苦,我觉得我早年确实吃过不少苦,挨饿、出过头力等等。大年三十去母亲家过年,晚上我老妈说起了她受过的苦,我那点苦简直不值一提,我估计我孩子将来老了也会觉得自己年轻时是受苦的

蓝玉

2023-01-23 07:14

来自山东省

喝粥吃油条的法老

2022-10-15 15:55

来自美国

没人天生是能吃苦的。那个时候不吃苦就只能吃土。所以为了生存只能吃苦。

45

事物是动态发展的,美国人吃不了苦,再过两代人也得去吃土。

史直翁

2023-01-22 17:25

来自广东省

想来那个年代又穷又乱==说那时代又穷又乱的,肯定是没有见过旧中国的。旧中国才是战乱如麻,穷得要死!                     

3

观察者网用户_1295258

2023-01-22 16:19

来自广东省

小众观察者

2022-10-15 18:22

来自北京市

老一代吃苦不吃苦单说,老一代人非常能吃话。俗称脸皮厚,情商高,豁达大度。现在的青年人,自尊心过度强,敏感自卑,自我中心话。受不得半点委屈。往好了说,就是个人意识觉醒了,往坏了说,就是太自以为是了。喜欢嘲讽别人,又对别人的嘲讽接受不了。

9

你是在侮辱自尊心,吃不了苦配谈自尊,敢拼不靠人才叫自尊

打开APP查看31条评论

“金穹,也得换新搭子”

“战略作用!巴西越来越重视中国,又有新动作”

反制美国,欧盟酝酿动用“核选项”

直播:破内卷,链全球——中小企业创新突围

安瓦尔警告:马来西亚已成为摩萨德的渗透目标

“金穹,也得换新搭子”

“战略作用!巴西越来越重视中国,又有新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