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时换电目前发展空间不大
【本文来自《国庆高速各种没电,开电车的又成怨种了。。。》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我觉得换电肯定是提高充电速度之外短期内的一个好的解决办法。
既然中国的电车企业全球最多、产量最大,我们为什么不能设定一个标准?电池的标准,包括形状、充电的各种接口的规格尺寸、电压、电量等等。
每个加油站旁边有这样一个换电池的地方,可以手动换电池,反正每台车别管外形啥样,电池都一样大小。换下来的电池直接用内部的充电器充电,每逢节假日,就提高各个换电站的电池数量,我觉得这个办法不错。当然,手机时代也没有实现这一点,不太懂原因是什么。
早期手机都是可以换电池的。那个时候电池容量比较低,出门一天,不额外带块电池,真的容易失联。
后来随着电池容量的提升和快充技术的出现,是苹果带头搞了电池不可换,开始也被很多人骂,后来成为行业通行做法。现在只要不是重度,一天一充问题也不大。
个人认为暂时换电目前发展空间不大,换电标准无法统一,有以下几个原因:
1、现在的电动车还是快速发展阶段,诸侯混战,等到中国真正制霸电动车的时候,是有可能出现换电标准的。目前中国的电车企业,还没有出现类似苹果对手机行业那样,对行业发展有绝对话语权的地位。当然,即使有绝对话语权,也难以压制未来群雄并起。
2、领先企业不愿意通过标准分享电池技术给其他企业,落后企业不愿意遵守领先企业制订的标准,遵守意味着投降。汽车厂商们可以对800V快充形成共识,达成标准,因为这是一个接口,接口标准是全行业受益;但是汽车厂商不愿意对影响产品设计的地方形成共识,比如电池换电。早期的电动车都是油车改型电动,现在都是重新设计。重新设计的代表技术,就包括“底盘电池一体化”技术。大家对近期纯电车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乘用车后排中间位置,隆起来那一块没了。汽车底盘对汽车性能影响还挺大的。如果都使用标准的电池包,汽车的个性化设计、个性化功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毕竟三电是电车的核心技术,核心技术正是展示企业竞争力、产品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