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俗”、被网暴?爆红之后突然消失

作者|  河伯

来源|  大象放映室

  这是刀郎,一个我们既熟悉又有些陌生的歌手。

  十多年前他一曲成名红透了半边天,之后又突然消失,杳无音讯。

  许多人质疑他的歌“土”、“俗”。

  有段时间里他被群嘲,被铺天盖地的负评淹没,但出道至今,也一直有许多人把他视为知己。

  草根出身的他被时代的浪潮推到聚光灯下,他从紧张、局促、疲惫、逃离,到如今已经渐入佳境。

  在他身上发生的故事,能折射出一个时代的“变”与“不变”。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寻找刀郎。

视频连接请戳

500

  讲到这里快到尾声了,刀郎的歌有一些人可能无感,但也有一批人是真的很喜欢。

  他们在刀郎的每一张新专辑下面留下情真意切的评论,留下从心掏出来的赞赏的话,仿佛在为他十几年前被群嘲被网暴鸣不平。

  从无数的评论中,我们发现大家喜欢刀郎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

  真诚。

  “他不像一个大明星”

   “他只是一位最诚恳的音乐人”

   “刀哥在用心做音乐”

  他们把刀郎亲切地称为“刀哥”,就像家隔壁某位仗义知心的大哥一样。

  对他们来说,APP里的音乐太多了,绚丽的封面,复杂的技巧。

  可这种交心的感觉,除了在刀哥这里,再也难找到。

  梳理刀郎的一生,诚恳,确实也是我们发现的他最显著的特点。

  不管是对朋友、对家人、对后辈,还是对音乐。

  2004年,那段爆火又迅速隐退的经历,就像是刀郎拿错了别人的剧本演了一场戏。

  拘谨的他站在陌生的舞台上,如芒刺背,百爪挠心。

  一生那么长,我们每个人可能都会在某个阶段拿到错位的剧本,要演一场不适合自己的戏。

  但我们看刀郎兜兜转转,世界终究还是会变回了他内心的样子。

  上午看书,下午练琴。

  从苏州小调到金刚经,他拒绝违背内心,于是就能跟随内心。

  他以真诚待音乐,待歌迷,音乐与歌迷亦以真诚待他。

  最后让我们把时间倒回到80年代,刀郎15岁那一年永远失去了他的哥哥。

  哥哥曾在日喀则服役,是一名真正的军人。

  于是此后余生里,他唱了太多给战友的歌,其中有一首叫《驼铃》。

  每一个音符 ,每一个字都像是对哥哥的深情呼唤。

  这首歌,我们理解为是刀郎唱给远去的哥哥,或许也可以理解为是送给我们每一个人。

  生命,是一场没有休止的战斗。

  我们每个人都是战友。

点击「大象放映室」阅读原文

发表于北京市
2022-10-09
文娱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39%!“瑞士举国目瞪口呆…”

就业数据两月掉25.8万…特朗普破防,开了统计局长

“特朗普把印度当成反面教材,用来威胁其他国家”

“美出口审批机构趴窝,企业界急喊:中国订单要飞了”

又一典范!“中国方案更实惠,还手把手教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