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女儿这一代,基本只会普通话了,本地方言简单的还能听懂,讲是基本不会了

【本文来自《广州地铁可以粤语报站,上海、杭州、苏州地铁为什么不用本地方言报站?》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普通话是大势所趋。本人祖籍衢州,母亲萧山人,自幼随家长工作调动,在杭州市区和西部某县生活和就读和工作,能够比较熟练的说地道杭州话和萧山话,西部山区一个县就有不下10种方言,能够比较熟练的讲其中三四种,听懂大部分当地方言,听人讲话大致能够判断来自哪个区乡甚至到村。学校教学基本上都是普通话,虽然还不太地道,个别老教师还用方言讲课但学生都能听懂,同学间交流基本用方言,讲普通话的都是外来人。

2000年后在萧山工作,一开始接待家长以萧山话为主,有些老年人还不太听得懂普通话,后来普通话渐多,现在基本都是普通话了,只有少数老人还是讲方言,但普通话都能听懂。

到了女儿这一代,基本只会普通话了,本地方言简单的还能听懂,讲是基本不会了。任何语言都是一个区域历史文化的积淀,其中有许多谚语口语之类,包含着生动活泼的意蕴,而且还有许多古汉语的遗迹,这些换作普通话就失去了韵味。有时觉得方言的走向消亡挺可惜的,但这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非人力所能为。

发表于浙江省
2022-10-02
生活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捷克版特朗普”将回归?“欧盟又要头痛了”

“她遭殴打、拽头发、被迫爬行并亲吻以色列国旗…“

“我们得建两个‘厨房’来满足中美”

“巴方向美国提议造港口运矿,紧邻中资瓜达尔港”

会不会继续参拜靖国?中方在等高市自己想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