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没必要买车,上班两头都是地铁边上,节假日可以租车出去玩
【本文来自《摩托车,这本来是一个成熟的交通工具,被汽车产业链集团给污名化了》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汽车完全是汽车厂商的洗脑以及人们生活水平上来了,没深思熟虑过的某部分暴发户思维,只懂享受,甚至绑架到个人印象上,开什么车就是什么阶层的人,颇有点过滤眼的意味
实际上很多家庭按公里数以及便捷性,是完全用不上汽车的。短途摩托几乎完胜汽车。我身边很多朋友,都是年轻人,买汽车纯粹为了面子,泡妞,日常使用根本懒得开,更有甚者还搭同事朋友的顺风车,更别说什么自驾游跟外市游玩,完全是一年一只手指头都数得过来的次数。
其实生活中很多都是用不着的,举个例子,手机,十五年前我家亲戚一直不愿意用手机,原因很简单,家就在单位大院里,平时都不用出大院,家里有电话,单位有电话,即使要出去,也不会有人找他。所以根本不需要手机,但很快他也撑不住了,因为周围的人都有手机,就他没有!于是也买了一个。一个月消费不到十元钱。一直到现在,当然现在有发微信的需要。
汽车也是这样的。如果纯粹从经济层面来看,我的一个朋友跟本就没有必要买车,上班两头都是地铁边上。平时出门打车比养车便宜。节假日也可以租车出去玩。但当他发现周边跟他差不多的人都有车的情况下,还是买了辆车,而且还不买太便宜的车。
我的总结是在2010年前,汽车的概念是有没有的问题。2015年后,就讲究开什么牌子的问题,BBA就是那时候开始大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