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86年人,2005年入读华南农业大学,基本上在校时没有给家庭什么负担
【本文由“观察者网用户_362051”推荐,来自《00后从小习惯发达国家的生活水平,毕业后发现工资却是第三世界水平,于是崩溃了》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我上大学的时候,一年学费五千,生活费五千,还有住宿费等其他开支,一年一万多。而我父母月工资几百块,双方加起来一年收入才一万多,几乎80%给了我,自己只花20%。今天70后父母正处在45-50岁的职业生涯黄金期,在单位大小也是个领导,混得再差也是中层干部,收入不可能差,如果不是白领,那收入只会更高,因为这个年龄的熟练技工在哪里都是香饽饽,收入比白领管理岗更高,少说也有七八千,夫妻加起来怎么也不会低于1万。这个收入水平,拿出30%给孩子花,有任何问题?你要说贫困山区父母得癌症家里3个弟弟的,那当然也有,可是父母开私人飞机的也有啊,个例抬杠没意思,普遍情况就是城市里随便一个四五十岁的中年人,月收入七八千是普遍情况,更高的和更低的都是少数。
我自己就是从事某民生服务领域的,来我们这里申请救助的,基本都是50后,少数60后主要是60年代初出生的,60末很少,70后几乎没有,到了80后反而又开始多了一点。70后的整体贫困率绝对是所有年龄段最低的。实事求是,不能捏造。
阁下这个条件,按照我读书的时候,我86年人,2005年入读华南农业大学。差不多的学杂费。先不说工资没有那么低。我有个同学,助学金助学贷款这些应该可以拿到。每个月在学校帮忙工作饭卡打钱足够吃饭。春运不回家去铁路工作还可以拿一笔钱。
基本上在校时间没有给家庭什么负担。就是毕业后要还一笔几乎没有利息的贷款而已。
我们还不是免费专业。也没有参军。读特定专业或者在校入伍的消费就更加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