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我厂的食堂,利用自身是运输单位的有利条件,到食品相对富足的江浙采购肉类

【本文来自《七十年代那些年俺在工厂当工人,食堂红烧肉,煎炒烹炸咕嘟炖等最好的菜两毛钱》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并不是胡编乱造。

1970年代虽然全国食品供应还是比较困难,城市居民普遍一个月仅有凭票供应一斤肉、一斤蛋、一斤鱼(有时还减半,但春节加倍);不过有些单位食堂利用自身的渠道各显神通,采购来一些额外的肉类食品,丰富食堂饭菜,以提高员工的士气,当年一般都有分管食堂的副厂长等副职领导,这些人能够坐在其位,通常都必须有一些额外的采购渠道。

我曾经吃过几年的食堂,就利用自身是运输单位的有利条件,到食品相对富足的江西、浙江采购肉类,当时称“长途贩运”;当时在江西、浙江,正经的猪肉必须凭票供应,然而猪头、猪蹄、猪肺、猪肚、猪肝、猪肠等却不需肉票比较容易买到,所以食堂里几乎天天供应猪下水炒的菜、卤的菜,不需要肉票。

发表于福建省
2022-09-03
国内 社会 生活 历史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欧企高管感叹:中国着眼二十年,我们却...

“两人再度激烈争吵,爆粗口、训斥、扔地图都干了”

7年来首次,9月归零!

特朗普还嘴硬:莫迪保证过不买了

政治噩梦!“这是对欧盟外交地位的公开羞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