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养孩子容易,我谈谈自己的切身感受

【本文由“观察者网用户_424066”推荐,来自《六七十年代,就是养七个八个孩子的也没见谁家发过愁~》评论区,标题为观察者网用户_424066添加】

为什么养孩子容易,我谈谈自己的切身感受。

我家兄妹三人,就父亲一个人有工资。那时候觉得生活挺好的。分析起来,主要的原因是国家解决了粮食。

那时候大米的价格是一毛三分八一斤,也就是说,两三块钱就可以解决一个人的吃饭问题。后来,我上高中,一个星期拿五块钱,吃得挺好的,还有钱买烟抽。

什么时候感觉一般工人家庭经济紧张了呢?那就是1990年左右,国家取消粮票,那一下子就不一样了,原来一家人每个月十一二块钱就可以解决的粮食问题,一下子要九十,甚至一百多,这就已经占了工资的三分之一还多了。加之粮食一放开,啥都开始涨,问题就更加严重了。

当时,我上大学了。大学老师更贫困,工资比一般的重体力工人还低。那时候,我父亲是煤矿工人,一个月有三百多工资,我学校的一位五十多岁的副教授(当时几乎没有教授,学校几个教授都九十多了,全是国外回来的泰山北斗级的人物),我跟他到福建去实习,火车上碰到一位副县长,问他的工资,我的老师说很不好意思,大家都不会相信的,他所有的东西加在一起,220元而已。

其中有那么半年左右的时间,实在是太困难了。允许老师们卖小吃,在一下子厉害了,沿小河两边一下子搭出了上百米的棚子,几十位老师家属开始卖面条之类的,主要是面条。

当时一位体育老师说,他老婆一个月的收入,比他一年的工资还高,达到五千多。

当时还有一个有趣的事情呢。当时我们那里有一个四川班,里面的女生很能吃辣椒。其中一家用的是大勺子,每天总是和她们吵架,说辣椒弄得太多了。另一家就聪明,用的是微小的勺子,我看到那些女生,能舀二三十勺,老板也无所谓,她可能在想,你还能妥五六十勺吗?反正我也无所谓,妥多少勺都不多。那些女生都是最后实在不好意思了,也还是不够辣,但好在不会吵架,所以也有生意。

后来,不知道是实在太影响形象,还是食堂反应太强烈,后来就全部不准干,棚子全部拆除,校园又恢复了美丽。

总之,要我说一下当时的感受,确实是非常严重的,大家都慌了。

大家真的怕挨饿,怕穷得吃不起饭。当时,我们的老师几年招不到研究生,是整个学科招不到,有人报考,老师之间就先打起来了。当时几位老师轮番动员我考他的研究生,还说都不用复习专业课,题他会给我的。可惜,在当时的环境下,大家都慌了。赶紧工作吧。

发表于江苏省
2022-09-02
生活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评论5条

中国人的上帝就是自己

2022-09-03 07:13

来自广东省

你的情况还比较好,当年还有国家照顾,有“工资”这回事。比较艰难的是乡村地区。七八个不好说,但五六个真比较普遍。我没有体验过他们当年的生活,只是和他们交流中感觉到生活不好过。他们一些人的房子到了90年代还是泥巴茅草房。当然,穷也是相对的,住泥巴茅草房的生的少一些,住砖瓦房的生的多一些。也不需要什么托儿所之类,平是都是散养,多煮点粥和红薯,到河里钓点小鱼小虾做菜。他们一般上到初中,就算比较好。那一代人普遍都没发挥出基因潜力,长得不高,估计是小时候营养不良造成的。新一代营养好,长得相对高一些,好看一些。住砖瓦房的其实也是家徒四壁,不大,除睡觉的床,就没其它什么东西。熬过去之后,现在都还好,都成家立业,生活还行,只是生育的小孩反而少了,基本都一两个而已。好像是一种补偿。一代人生多了,下一代就少,这一代生少了,下一代也会多。我估计中国人口生育率还是会提高,会出现生育高峰,人口15、6亿是可能的。

已注销用户

2022-09-03 06:07

来自辽宁省

80年代末期~90年代中期,国内的通胀率相当高。

lanyuflying

2022-09-02 22:38

来自四川省

请问您今年高寿啊,亲

已注销用户

2022-09-02 22:21

来自山东省

此一时彼一时,时移世易。

1

guan_16464888201182

2022-09-02 21:32

来自安徽省

是的有些事情对特定人群,什么都简单容易!

1

打开APP查看5条评论

“没客户!”获47亿补贴后,三星在美芯片厂推迟投产

“2027年起,整个产业将拱手让给中国”

家乐福CEO放话:对中国小包裹,要学特朗普征税100%

“美国已解除这项对华出口禁令”

这个前苏联国家正在外交大转向:愿深化对华关系不设限

“没客户!”获47亿补贴后,三星在美芯片厂推迟投产

“2027年起,整个产业将拱手让给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