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说一,我国的市郊铁路建设是缺位的
【本文来自《女孩每天坐高铁跨省上班,比同事用时还短,跨省通勤真的如此方便?》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小姑娘自己觉得合适,这样的通勤方式就挺好的。不过,高铁跨城通勤,实在算不上普适。
首先,即使按小姑娘自己的算法,通勤时间单程51分钟也是不够的。
“从家步行6分钟到高铁站、乘高铁17分钟、乘地铁20分钟、步行8分钟到公司,总用时51分钟。”
高铁进站安检是需要时间的,且一般会提前三到五分钟停止检票。虹桥出站进地铁,也是要时间的。由于坐火车的乘客常有大包小包,虹桥站进地铁耗时是相对较久的。也就是小姑娘的单位离虹桥站相对比较近,如果远一些,下火车后的城市通勤时间就长了,未必方便。
另外,相比地铁,火车通勤也有额外的风险。昆山到上海的高铁,一般不是短途的,长途车过这两站,晚点的风险比地铁还是要高一些的。班次也相对稀疏,且有临时买不到票的风险。小姑娘要是哪天睡过了,上班就有额外的麻烦。
防疫造成的可能的跨城通勤困难,我实在无力去讨论。
我想说的是,由于历史发展的原因,我国的市郊铁路建设是缺位的,铁路是以满足长途旅行的需求设计的。目前长三角地区,实际是以高铁来弥补市郊铁路的缺位。但缺点也是挺明显的。首先,进展太麻烦,不到三十分钟的车程,进出站可能也得花二十分钟;而且高铁站的位置常常较为偏僻。其次,高铁频繁停站,也是对其设计速度的浪费。对于经常通勤的来说,没有月票、年票销售,成本较高,且买票麻烦。
个人觉得,跨城通勤需求强烈的地方,可以新建市际铁路。加密班次、简化进出站流程;使用速度相对较慢,但环境较好的车型;停站设计上可以考虑五到六公里一站,抵达市中心。这样对跨城通勤来说,可能更实用。但收益和成本核算,我就没能力做了。(目前嘉兴到上海,有类似的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