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年读高中,按照规定一个班只有45个学生,有学籍,实际上每个班至少60+的学生

【本文由“观察者网用户_373583”推荐,来自《我曾经也有初中同学因为运气好,考进了交大附中嘉定分校》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02年读高中的时候,按照规定一个班只有45个有学籍的学生。实际上每个班至少60+的学生。老师对班上唯一的意外是一个有学籍的招生的时候只能排倒数的竟然能够跻身前十。

当然,样本过小,还有偏,毕竟没学籍的那十几个基本都是有关系等的。但是即使是按照分数录取的,有学籍的,想从努力下上个211跻身稳进985,都够老师承认看走眼了......

更何况现在学习资源如此丰富,缺的根本不是对相当多能够上不错的大学而言可有可无的老师,而是学习的动力以及自律。

实际上现在回想起来,如果能找到的话,或者有神通广大的网友的话,可以拿出那个时期的数据进行分析:有学籍的学生的平均分,没学籍的学生的平均分,借读生(即没学籍的)本校的平均分,一对比,实际上能给出点有用的信息的。(按照国家法律规定,是不允许借读的,但是那些借读生本身的学校不举报本身就说明了一些事情)

所以上海的这种,实际上是给与了部分学生类似借读生的资格。对这些学生而言,有用吗?如果学习动力强,自律强,对其自身而言是有用的。

特别是如果公开透明减少乱七八糟的加分影响这种名额的分配的时候,这样做可以说是更加公平了。

至于被替代了的中考更高分考生,其实多数应该是没什么影响的。——如果不算“见识”的影响的话。

发表于湖北省
2022-08-15
社会 教育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驻哥伦比亚大使:中国来这是为了合作,无意取代谁

谈及特朗普,“很失望,我们成替罪羊了”

“从零开始发展行不通,我们必须拥抱中国”

“简直势不可挡!”美议员又操心起中国了

被当面说“胆怯”,特朗普大破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