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机器流水线生产的制造业当中,人与机器的关系完全是反过来的

【本文来自《台海这碗粉,中国怎么吃?》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在大机器流水线生产的制造业当中,人与机器的关系完全是反过来的。机器或者说流水线是生产的核心,节奏的掌控者。人是辅助机器来完成一些机器暂时不方便自动化操作的步骤的,每十秒钟完成一个固定动作,比如把一块商标贴到产品上,持续12个小时,中间半小时吃个饭,别的时间别说摸鱼了,上个厕所都要打报告。

厂里的很多招聘需求我觉得都不用详细写,直接说招聘群众演员,扮演机械臂就完事儿了。

要不富士康那么多人跳楼呢。

随着人工智能生产线的发展,这种制造业岗位会逐渐消失,但我估计至少还需要20年。

这就是为什么一个国家的工业化往往是有一个窗口期的,也就是一两代人三四十年的时间,完成不了升级可能就要跌入中等收入陷阱了。

因为只有承受过农业社会物质极度匮乏的人,才有可能打心底里接受刚才说的那种工作,只要能赚到钱,能吃到肉,能穿不打补丁的衣服,能有不热不冷不漏风的地方住,出远门能坐车,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种巨大的改善。

但是一旦一个国家完成了城市化,再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就会把这些当做理所当然的,就不好再去扮演机械臂了。

发表于广东省
2022-08-13
国内 科技 社会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特朗普想收购英特尔10%股权,“正打中国牌”

饭都不香了,奥尔特曼焦虑:美国低估了中国…

印媒感慨:当我们遭美国重击,中国喊出这句话

为俄乌会晤开辟道路,马克龙有个想法

“欧洲松了口气,但其实他们什么都没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