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厨师之后,消费者去餐馆花的钱少了么?

【本文来自《1000万中国厨师,正在被预制菜消灭?》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1.追求美食这事人皆有之,只是受于社会经济情况的限制。这也深刻反省了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矛盾。所以不应该说穷人就没有资格享用美食/健康食品,它们是富人的专有物。而且有一点必须注意:那就是美食的社交属性。

(如果从饭包思淫欲的角度思考,请让富人也远离美食。)

2.预制菜的最初宣传是帮助厨艺不精时间不够的年轻人在家制作美食(同时也是重点领域也是帮助年轻人社交)这其实和方便食品有着本质区别。(你可能会请女朋友在家吃预制菜,但绝对不会请她吃高端方便面,当然如果你不事先告诉她这顿饭是预制的,这还会是一个“善意的谎言”。)这种应用情况是能够驱动预制菜提升质量的,但是这种有社交用途的高端预制菜他的售价也是不会有上线的。(单品利润会很高,不过说不定制作上甚至是大厨亲自做好立即速冻起来。)

3.之前,餐馆和家庭其实也一直有预制行为,包子,饺子,汤圆都是预制(主要是为了延长保存时间的腌菜火腿之类不算啊),兰州拉面和羊肉泡馍是预制,一些高端菜系需要的陈年老汤也是预制。不一样的是以前预制都是个人行为,个体行为,广泛存在于低端饱腹的饮食过程,较少存在于高端饮食中。

4.预制菜能引起巨大争议,就是工业化预制手段广泛用于中高端饮食社交服务中。(为什么消费者要知情权,就是也许我花了大价钱仍然吃了预制菜。主要是丢面子。)其实取消厨师这事,从来就没停过,市面上火锅店的比例越来越大,这已经取消了不少厨师了。问题是取消厨师之后,消费者去餐馆花的钱少了么?

去餐馆吃饭大多数情况仍然是社交,只要是社交那就不仅仅为了事物而去消费,火锅店有不同的档次不同收入的人去不同档次的火锅店消费,什么都没改变,除了如果不选火锅选择就少很多。问题是我们觉得应该由厨师坐镇的某些餐馆默默变成了预制菜馆子,而且还没有降价!

火锅扩张时我们没得选,预制菜扩张依然没得选,当我们发现一切变了的时候,已经是事实了。问题是消费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花同样的钱得到的产品是升级了还是降级了,如果降级了我们怎么能期待未来会升级?问题在于资本就是让你花更多的钱,享受更差的服务。

5.资本的逻辑是降低成本提高利润。降低成本最重要的手段就是规模化,标准化是为了配合规模化。预制菜如果要规模化,必然会降低质量标准。那么为什么会幻想这个标准会升上去?高水平的预制菜必然更高的标准,更低的规模,自然也会有高价格。那些个价格是哪个收入水平的消费者能承受的?

资本引导的工业化如果带不来更好的服务,那么要他何用?

发表于陕西省
2022-08-08
社会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中方回应加拿大“捅刀”:没有法律依据,只会损害合作

美媒慌:特朗普瞎折腾,让中国上分

“日本政府警告日企:若台湾有事,自己想办法”

“特朗普一顿操作,龙象这回真要共舞了”

特朗普“步步紧逼”,欧盟准备“四管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