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晚巨大的舆论失败是如何发生的——实际方案与舆论引导的偏差

前言:

8月2日佩洛西窜访台湾顺利降落台北松山机场,大陆舆论一片哗然,岛内欢腾。

这种舆论上的“巨大失败”,反映出的是在前期国内公共舆论引导上的“巨大失误”,这一点无可辩驳。这篇文章,我会先“下大棋”,讲讲“实际得失”,再去讲“舆论引导上的巨大失败”来龙去脉。目前阶段,网络上大部分人觉得8月2日晚是丢脸,那就是丢脸。舆论场是一个复杂事件的“投影”,可大可小,可亮可暗。最后出现的“影”让广大民众不满意,这就是舆论上的巨大失败。但是,在其他角度上的“得”“成功”也会是存在的。但可能不足以,也不可能完全覆盖之前的“舆论失败”。

我认为,国家在整体应对佩洛西窜访台湾事件上,会是成功的,有巨大收获的。但是,由于前期舆论引导、预期目标,与实际方案的巨大偏差,导致了很惨的“被打脸”的感觉。

一、佩洛西窜访台湾的应对策略和决策思考

从国家整体应对看,事前准备的总体策略大方案必然是多个、多样的,且每一个大方案中,都有更加具体的操作方案。我认为,主要可以分为四个大方向:

第一,是“喝退”,即就是靠发言和宣传,震慑住,让佩洛西知难而退。但从理论到实际,都没成。

第二,是“逼退”,即阻止佩洛西降落台湾。其中具体又需要看是否有美军军机、台军军机护航,我海空军部署位置,当时美日台军位置。我军可操作的选项,比如喊话、电磁干扰、近距离接触、撒铝箔条,等等。另外,

需要注意的是【击落佩洛西专机】,必然不在方案之内。一个美国三号人物,加十几个美国议员,窜访台湾罪大恶极,但罪不至死。击落,不符合我国正义正派的行事方略。我国和美国的不同时,我们是讲道德的,是要脸的。

“逼退”方案的结果可能有几个:一是成功“逼退”,且没发生交火。那最多最多,算“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你可以说中国取得重大胜利么?舆论上可以,但实际上,并没有。“喝退”也是同样的效果。二是“成功”逼退,但发生了交火。这个情况存在不确定性,可能促使岛内民意更团结。“台湾飞行员”也是台湾人。另一方面,冲突是否会扩大?难说。三是,拦截了、交火了,但人家就是头铁,就是继续飞,降落了。那“失败感”,会更加强烈。

第三,是“反制”,即在佩洛西降落台湾后,通过后续的措施,争取“实利”。与“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正相反,这是要“请君入瓮、借题发挥、小事放大”。这也是我国实际采取的策略。

对外表态上,在佩洛西专机降落后,极快的速度,外交、国防、人大、政协、台办,纷纷严正发声。很多我驻外使馆也第一时间表态。这种是反应的速度和力度,必然是提前认真准备过的。当然,你可以说,纸面文章,不费劲,嘴皮子不管事。我也这么认为,但把是非曲直,把我们对前因后果,黑白对策的道理对内对外讲清楚,是为后续实招做铺垫的。

在经济贸易上,8月3日的措施包括暂停农产品进口,停止自然砂出口。事情不大,意义不小。这可能意味着大陆对台经济方略的转向。更直白一点,是停止“惠”。我这补一句我的想法,以后可能是货和钱就别来大陆了。人可以来学习工作,但也没有优惠。这里要补充的,这些措施也是有所事先准备的。需要进行计算和政策论证。

军事上,史无前例的军事练习。其中也分了两个部分。一个是8月2日开始,晚上发布的东部战区演习。一个是8月2日发布,8月4日12时开始的演习。6个演习区域,大家应该都明白了。最明确的是还是8月3日晚,共同关注里的说法。这里补充的是,这样大规模的演习。可能达到一个抹除海峡中线,抹除台岛所谓“领空领海领土”主张的作用。这点需要观察。

为了换位思考,今天8月4日,我中文开始看铁杆绿营台媒,三立新闻的直播。可以说,台湾非常非常在乎这次军演。且台独立场越坚定,就越觉得“领海领空会遭受侵犯”,这种情况下台军必须有所作为。作为一个超级“台独”人士,你非常非常“爱国”,那么,面对“首都”和第二大城市附近的“领土领空”被“入侵”。你会是怎样的感觉。如果你是一个台军的士兵,你只能看着不能动,你会是什么心情。

这样的军事行动,从方案准备,到调兵遣将,到动员部署,需要完整的计划和一定的时间。需要事前的,长期的认真的准备。这里面的成本是很高的,所追求的效果也一定是巨大的。

第四,是反制的极端情况,是一波“武统”。大规模军事演习直接转化成“军事行动”,这种情况太常见了。一般性,认为现在直接发起解放战争最后一战,可能有点鲁莽。但是我觉得,现在中国内外部环境,认真操作,相关的代价是可以承受的,条件也是勉强够的。而且,真的大招前面必然有战略欺骗,就是要在敌方觉得不可能的时候发起。或者,我在说一点,在做“大规模军演”的计划时候,这么深入的去切台湾的时候,被台军较强力度反击,而不得不一波武统,解除台湾武装,这种方案是绝对要准备好的。

那么好,三个选择都摆在台面上,高层也需要结合各方消息,实际走势下决心:

按说,应该按照一二三,实在不行“四”的排序打出去。但最后呈现的效果,根据观棋有语苏师傅的一个说法,“二”,即逼退选项,直接被跳过了。知道的参与的当事人,必然是非常不理解。

然后,这会有两个解释。第一,是高层软弱。这我不赞同,因为强烈的“反制”已经出现了。第二,就是为了让“三”顺利的发生和实现,“二”不能做。

再直白一点,因为经过计算,“反制”的收获会非常非常大,那么,任何“逼退”行为,导致佩洛西直接飞走的概率都存在,如何降到“0”,就是不作。

那么,为什么“喝退”这个步骤一定要做。第一,事前中方必然知道这个可能性,不做反应是不可能的。第二,事前痛批,来个“拭目以待”,也是为后续反制措施做铺垫,同时先把一些重要的道理,讲出去。

因此,整个应对方案的核心是“三”,评价效果的基准也应该是“三”。但这种评价,至少要过1周才能说。我只能说,我比较有信心。需要强调的是,毕竟是“演习”,最后的评价标准,反而也是“民意和民心”。包括两岸,也包括全世界。

二、舆论引导出了什么问题,是如何跑偏的?

如果整体的计划是如上文所述。那么,事前的舆论引导,一定要把一二三,都说到位。四官方确实不好提,因为本身概率较小,除了是惊喜。也不用提。如果回顾我上文所说,可能的决策步骤,“二”是一个被放弃的选项,“四”不是一个主动选项。重点是“三”。

但是,最后的效果却变成,“二”成为了判定成败胜负的最重要标准,如果没有“二”,那就一步到位“四”,也行。实际操作方向和舆论引导方向,南辕北辙,完全相反。反映在舆论面,就是广大民众的预期出现了巨大的落空。同时,岛内蛙蛙高兴到飞起。这种巨大的落差,让谁看了谁不气?

这就是巨大的失败。

回想我当天晚上的期待,最大的期待是什么呢?——看解放军如何拦截逼走佩洛西。所以当“苏35穿越台湾海峡”的消息出来,我还非常期待。但现在想,飞机穿越海峡,实际上属于“喝退”或“反制”的范畴。然后等到佩洛西顺利落地,我还心想她是不是不在飞机上(真tm幼稚),最后新闻出了,人出了。我倒是没用生气,我是极度的极度的困惑。

但此时,微博、知乎,各种平台上已经炸锅了。

然后,虽然外交、国防、人大、政协、台办一起发声,但在普通人,对于“逼退”预期完全落空,被打脸的情况下,这一切只能被看作是“无能狂怒”。回忆教员的本质是啥?敢打敢拼、敢想敢干。

最后,新华社发的军演区域图,让大家又有了点琢磨品味的空间。

但是,在当天晚上,被打脸、希望落空,事前疯狂唱高调,结果啥事也没干,成为了大家的一致性感觉,这是一种巨大的愤怒感、耻辱感、失落感,充斥在舆论场当中。

媒体,或者说舆论引导,面对的就是大众,目标就是引导大众产生我国决策层执行层希望出现的情绪。或者直接点,这一次第一时间应当出现的是自豪感,爱国心。结果却恰恰相反,这就是,巨大的失败。

这种情况是如何出现的呢?在我看来,最大的问题可能出在“思维惯性”,而且主要出现在民间媒体、自媒体与民众情绪的激荡偏差。

外交部所说的“拭目以待”“正当防卫”,大家琢磨一下,是不是“事后反制”的意味也是有的。但是“玩火者必自焚”这句话是针对佩洛西的,或者说美方的。八十集团军的“备战”,东部战区的“埋葬一切来犯之敌”,在平时说了也没啥。但是在佩洛西窜访计划明确后,一定会被优先理解成“拦住佩洛西”。

民间呢?这里我仅举两个例子。第一是老胡。先声明我是很尊重老胡的,他这个角色还是挺有必要挺重要的。但是他击落、伴飞的描述,实际上是“逼退”的放大升级版。第二是,《观棋有语》,我非常非常喜欢的一档音频节目,在7月29日的节目中,论述重点也是“喝退”和“逼退”。苏师傅说的吃席,我想应该都是这个层面的工作。其他相关自媒体,积极的风向也都是如此,即——最好的结果就是逼退。这里给将军点个赞,“大事化小”来描述逼退、喝退,对我非常有启发。

况且,“大事化小”、“喝退”和“逼退”是成功这种印象被强化过一次,就是上一次,佩洛西、蔡英文,新冠阳性借口,没有会面。这对我们来说,是一场微不足道的成功——成功“喝退”。那这次,那家的预期很容易近一步——逼退。

我想说,这种想法,不仅在普通人脑子里是这样,在决策脑子里恐怕也有很强的惯性。甚至在最后一天之前,对于各个部门来说,“喝退”加“逼退”与“反制”之间的心理预期,是五五开,甚至是七三开的。论调往这个方向走,也正常——惯性就是如此。而且作为宣传工作,也会“层层加码”,一个道理。

但对于这种大事件,决策是“提前10小时”下的。在我看来,这已经很果断了。但在这个时候,层层传达、矫正调整舆论,已经来不及了。无数人委员那啥飞机航线,大家在等什么?总不是看老妖婆笑呵呵落地吧。但实际上,按照目标预期,“逼退”和“反制”,已经是零十开了。此时,巨大的偏差已经是无法调整的了。

你说这种特殊的情况,有可能避免么?也许可以,也许不行。但是我觉得,如果不是为了保密和突然性考虑,可以大概事前释放反制的部分信号吧。留有余题。

三,后续的观察

一是这次整个事件,成败得失如何论说?昨天晚上12点过后,特别是军事演习的消息出来之后,我的说法是:过一周到两周再评价。而且这也是评价短期效果。长期的,也许是三五年、也许是十年八年后才知道。但我对我国决策层,有着巨大的信心和崇拜,最后的总体结果,必然是与我有利的。但是,这种成功并不能掩盖抵消,8月2日的失误。

二是今天看台湾三立新闻,实际上给了我很多快乐和很多启发。快乐是因为强词夺理配上台湾腔和浮夸的表现,真的是搞笑。启发,就是美西方的看法如何,其他国家看法如何,这次危机和1996年有何异同,这些都值得观察思考。

但我觉得,和1996年很大的不同,一是两岸实力,中美实力出现了巨大的变化。二是96年优先的方案是武统。三立节目里说,那个时候认同自己的中国人的台湾民众还很多,今天少多了。96年那个时候武统,比今天在治理上统战上可能容易很多。三是国际格局的变化。当时美西方认为,中国还是有巨大的机会被“和平演变”,说不定过10年,中国是美国的坚定盟友,台湾丢了不算啥。但今天,也都放弃幻想了,就拿中国当头号敌人,台湾就是重要的一颗棋子。

收复台湾,不但是收复领土,也要收复人心。今天和96年相比,收复台湾的难度降低了么?军事上降低了,但民心上增加了。惠这么多年了,也没用。如何争取台湾民心呢?这是一道非常非常难的题目。我个人是觉得,现在全球,欺软怕硬的国家多了去了,你跟他讲道德,他觉得你弱小可欺。中国也道理该立威的时候了,真正能做到“恩威并施”才行。

最后,我坚信:祖国完全统一的历史任务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

发表于日本
2022-08-04
国际 军事 港台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哥大挺巴抗议持续,美众议长称国民警卫队应适时出动

“准备好为同志们挺身而出了吗?”“YES!”

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胜利会师!

王毅见布林肯,对美方提出三个“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