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等基础方向读研的多,大都是迷迷糊糊,或者信息不灵通就入了坑的

【本文由“星辰大海路上的腹黑兔”推荐,来自《“在北大,我没有遇到过真正从乡村来的同学”》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这个跟专业有关,大城市、家境优越的早就信息灵通、去那些可以迭代资源变现的经管等专业了,这些方向大都根本不用读研。中科院上海的研究所里,学生中最罕见的就是上海人。

理科等基础方向则读研的多,大都是迷迷糊糊、或者信息不灵就跳了坑,以及只能靠IT这种给真正普通人的路,为了提高硬实力只能继续读研。

两类背景的人当中都有立志于科研、而且适合科研而选择了科研的人,但都是少数,这些人当中,很多顶级的英雄不问出处,但家庭背景好些还是更有利的,“小镇做题家”这个讽刺并不是局限于全面能力、甚至也包括学术水平本身,你看看历史上最顶尖的科学家、甚至人文学者,家学渊源才是主流,强如牛顿也多亏了他那个剑桥三一学院毕业的舅舅,20世纪中国人文学者中的陈寅恪、钱钟书作为“人中之龙”(原清华教授吴宓评价),那背景真是非常之高了。

发表于甘肃省
2022-07-26
教育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39%!“瑞士举国目瞪口呆…”

就业数据两月掉25.8万…特朗普破防,开了统计局长

“特朗普把印度当成反面教材,用来威胁其他国家”

“美出口审批机构趴窝,企业界急喊:中国订单要飞了”

又一典范!“中国方案更实惠,还手把手教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