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没有哪个国家像日本这样,企业的基础科学发明比例这么高
【本文来自《发明闪存能赚多少钱?这是一个日本的狗血故事》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值得一提的是东芝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研究所所长的武石喜幸对舛冈富士雄的信任,和舛冈富士雄对下属科研人员的信任和开放的自由度,尤其是科研人员只有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下才能有最好的发挥,这在国内私企是很难做到的,可见东芝作为前沿科高技企业,在存储方面明显犯了战略错误!
这事赖不了东芝,舛冈在2004年接受采访时,痛斥了日本企业在对待公司内部的发明者的评价弊端时,撂下一句话“日本的半导体产业,除了东芝,5到10年年会毁灭的。” ,老头预测准了一大半,但“除了东芝”没预测准,说明他并不恨东芝,而是恨“日本社会的理念”。
这是日本企业整体,同时也是日本社会的问题,就是面对舛冈富士雄这样的人才,怎么用。文章里说“先是一度被调到销售部门,却业绩稀烂。”业绩稀烂是对的,但去销售部门是舛冈自己要求的,因为他深信当时东芝的内存比英特尔好,所以自己要求去美国和英特尔干,结果惨败。
舛冈在采访中数次提到,自己的发明带来的产业值不是美国福布斯说的7万亿日元,如果算上汽车产业等是300万亿日元,法国杂志把自己的发明和八木天线,江崎二极管并列为日本代表性的发明。
可见,舛冈是一个对自己极度自信,自我评价极高的人。而在2000年前,日本企业在使用这种人才时,是很头痛的。
在整个日本半导体输给韩国和中国台湾省的年代,日本企业的观念绝大部分都是造出“最好和价格最合理”的,所以舛冈富士雄在美国碰了一鼻子灰后得出的设计理念,和当时的日本企业理念格格不入。而且,马后炮可以说日本的理念有问题,但当时很多日本企业依靠这个理念,打得美国企业满地找牙。
日本是个非常特异体质的国家,江崎发明江崎二极管是在索尼,中村修二在日亚,后来和舛冈一样和老东家打官司,田中耕一甚至在获奖时在岛津。全世界没有哪个国家像日本这样,企业的基础科学发明比例这么高。除了以前很多优秀人才愿意去企业外,日本企业对发明人本身的等价支付和认可度也比较低,所以日本企业才愿意把本来需要支付给科研人员的发明费和权利,投入到基础科学理论研究方面去。
但像舛冈这样的极具想法的人才,日本企业就不知道如何使用了。